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哈六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3页
        1.2.1 油气地球化学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第8-11页
        1.2.2 研究区相关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3-14页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4页
    1.6 主要的成果与认识第14-15页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15-26页
    2.1 区域构造演化及断裂特征第15-19页
        2.1.1 构造格局的形成第15-16页
        2.1.2 断裂特征第16-19页
    2.2 地层分布第19-20页
    2.3 沉积相平面展布第20-22页
    2.4 储层特征第22-23页
    2.5 烃源岩分布及演化特征第23-24页
        2.5.1 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第23-24页
        2.5.2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第24页
    2.6 油气分布特征简述第24-26页
第3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第26-51页
    3.1 原油物性及其族组分第26-29页
        3.1.1 原油物性第26-28页
        3.1.2 原油族组成第28-29页
    3.2 原油轻烃特征第29-36页
        3.2.1 C_4~C_7族组成第29-31页
        3.2.2 C_7化合物组成第31-32页
        3.2.3 庚烷值与异庚烷值第32-34页
        3.2.4 轻烃的散失特征第34-36页
    3.3 原油中分子量烃特征第36-38页
    3.4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第38-51页
        3.4.1 正构烷烃及植烷系列组成特征第38-41页
        3.4.2 甾烷分布特征第41-44页
        3.4.3 萜烷分布特征第44-51页
第4章 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第51-61页
    4.1 碳同位素特征第51-52页
    4.2 天然气的组成特征第52-61页
        4.2.1 干燥系数(C_1/C_2~+)第52页
        4.2.2 N_2成因与分布第52-56页
        4.2.3 H_2S成因与分布第56-61页
第5章 油气成藏期次、聚集模式及主控因素第61-73页
    5.1 储层荧光薄片特征第61-63页
    5.2 烃包裹体及其伴生的盐水包裹体第63-69页
        5.2.1 烃包裹体的荧光特征及赋存形态第63-65页
        5.2.2 烃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及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第65-69页
    5.3 油气聚集模式第69-72页
    5.4 主控因素分析第72-73页
第6章 结论及建议第73-74页
篇后语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里格气田苏28井区山1段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研究
下一篇:不同猪群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布与分型及耐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