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屑/木纤维脲醛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木质复合材料发展近况 | 第7-10页 |
1.2.1 原料 | 第7-8页 |
1.2.2 界面结合机理及改善方法 | 第8-9页 |
1.2.3 木质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 第9-10页 |
1.3 制浆造纸行业及固体废弃物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1 我国非木材制浆造纸行业现状 | 第10页 |
1.3.2 制浆造纸固体废弃物利用现状 | 第10页 |
1.3.3 竹屑性质 | 第10-11页 |
1.3.4 竹屑研究和利用现状 | 第11页 |
1.3.5 竹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12-13页 |
2 竹屑模压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 第13-31页 |
2.1 引言 | 第13页 |
2.2 材料与设备 | 第13-14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3-14页 |
2.2.2 试验设备 | 第14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4-17页 |
2.3.1 复合材料制备 | 第14-16页 |
2.3.2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2.4 测试与表征 | 第17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17-28页 |
2.5.1 工艺参数对静曲强度的影响 | 第18-19页 |
2.5.2 工艺参数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 第19-21页 |
2.5.3 艺参数对24h吸水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2.5.4 工艺参数对24h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2.5.5 艺参数间交互作用对响应指标的影响 | 第23-28页 |
2.6 制备工艺的优化和验证 | 第28-2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制备工艺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31-47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材料与设备 | 第31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3.4 测试与表征 | 第32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32-46页 |
3.5.1 竹屑量对复合材料性质的影响 | 第32-36页 |
3.5.2 施胶量对复合材料性质的影响 | 第36-39页 |
3.5.3 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性质的影响 | 第39-43页 |
3.5.4 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质的影响 | 第43-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竹屑理化性质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47-61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材料与设备 | 第48-49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48页 |
4.2.2 试验设备 | 第48-49页 |
4.3 试验方法与测试 | 第49-51页 |
4.3.1 竹屑化学性质研究 | 第49页 |
4.3.2 原料结晶结构研究 | 第49页 |
4.3.3 制品接触角对比 | 第49页 |
4.3.4 原料及制品热重分析 | 第49-50页 |
4.3.5 制品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 | 第50页 |
4.3.6 弯曲断口微观形貌观察 | 第50-51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1-59页 |
4.4.1 竹屑化学性质研究 | 第51-52页 |
4.4.2 原料结晶结构研究 | 第52页 |
4.4.3 制品接触角对比 | 第52-53页 |
4.4.4 原料及制品热重分析 | 第53-56页 |
4.4.5 制品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 | 第56-57页 |
4.4.6 弯曲断口微观形貌观察 | 第57-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页 |
5.2 创新点 | 第61页 |
5.3 建议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个人简介 | 第69-71页 |
导师简介 | 第71-75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