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碎石路面、碎石基层论文

全厚式高性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本文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本文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形成机理及破坏调查分析第17-24页
    2.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机理第17-18页
        2.1.1 强度形成机理第17-18页
    2.2 早期病害调查第18-21页
        2.2.1 病害调查第19-21页
    2.3 破坏成因分析第21-22页
        2.3.1 芯样试验分析第21页
        2.3.2 基层破坏成因分析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全厚式高性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研究第24-37页
    3.1 级配理论第24-27页
        3.1.1 间断级配第24-25页
        3.1.2 连续级配第25-27页
    3.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结构组成和类型第27-28页
    3.3 原材料性能试验第28-31页
        3.3.1 水泥第28-29页
        3.3.2 集料第29-30页
        3.3.3 水第30-31页
    3.4 全厚式高性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第31-36页
        3.4.1 集料合成级配第31-32页
        3.4.2 振动击实试验方法第32-34页
        3.4.3 水泥剂量的确定第34-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层间不同接触状态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研究第37-60页
    4.1 实验方法第37-38页
        4.1.1 常规实验第37页
        4.1.2 非常规实验第37-38页
    4.2 层间不同接触状态的力学性能研究第38-42页
        4.2.1 无侧限抗压强度第38-39页
        4.2.2 劈裂强度第39-40页
        4.2.3 抗压回弹模量第40-42页
    4.3 层间不同接触状态的耐久性能研究第42-48页
        4.3.1 抗冻性能第42-44页
        4.3.2 水稳性能第44-45页
        4.3.3 抗冲刷性能第45-47页
        4.3.4 抗疲劳性能第47-48页
    4.4 层间不同接触状态的缩裂性能研究第48-55页
        4.4.1 干缩性能第48-53页
        4.4.2 温缩性能第53-55页
    4.5 层间不同接触状态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评价第55-58页
        4.5.1 TOPSIS法第55页
        4.5.2 TOPSIS法计算步骤第55-56页
        4.5.3 层间不同接触状态基层的路用性能的TOPSIS法评价第56-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层间接触的有限元模拟第60-72页
    5.1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60-63页
        5.1.1 车轮荷载的施加第60页
        5.1.2 模型尺寸及单元划分第60-61页
        5.1.3 层间接触第61-62页
        5.1.4 沥青路面结构参数第62-63页
    5.2 两种不同工况的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分析第63-69页
        5.2.1 路表弯沉第63-64页
        5.2.2 沥青面层底面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面的最大主应力第64-66页
        5.2.3 土基顶部的最小主应变第66-68页
        5.2.4 沥青面层底面最大剪应力第68-69页
    5.3 两种不同工况的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对比第69-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全厚式高性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工程应用第72-81页
    6.1 试验路概况第72页
    6.2 试验路配合比第72页
    6.3 试验路施工第72-80页
        6.3.1 施工设备技术参数第73-75页
        6.3.2 施工设备压实性能优势第75-76页
        6.3.3 混合料的拌合第76页
        6.3.4 混合料的摊铺第76-77页
        6.3.5 混合料的碾压第77-78页
        6.3.6 压实度检测第78-79页
        6.3.7 试验路效果第79页
        6.3.8 强度检测第79-80页
    6.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第81-83页
    7.1 主要结论第81-82页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纵向科研项目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期间安全性评估
下一篇:低温条件下钢轨接头铝热焊焊接质量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