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MLL1与SETD2在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中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7-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7-23页
        1.1.1 表观遗传调控在生物应答中的功能第17-21页
        1.1.2 表观遗传调控与机体健康第21-23页
    1.2 本研究探讨的科学问题第23-26页
        1.2.1 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转录调控中的功能第23-24页
        1.2.2 信号通路下游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第24-26页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6页
    1.4 研究方法第26-28页
第二章 组蛋白修饰与细胞信号转导研究进展第28-45页
    2.1 表观遗传学概述第28-35页
        2.1.1 表观遗传与基因、环境和表型的关系第28-29页
        2.1.2 表观遗传的调控机制第29-32页
        2.1.3 表观遗传机制的生物学功能第32-34页
        2.1.4 表观遗传状态的传递机制第34-35页
    2.2 组蛋白修饰概述第35-37页
        2.2.1 染色质的结构与功能第35-36页
        2.2.2 组蛋白密码的组成与功能第36-37页
    2.3 组蛋白H3K4甲基化酶MLL家族概述第37-39页
        2.3.1 set1的发现第37-38页
        2.3.2 MLL家族成员第38页
        2.3.3 MLL家族的结构第38页
        2.3.4 MLL家族组蛋白甲基化酶复合物的组成第38-39页
        2.3.5 组蛋白H3K4甲基化酶MLL1的研究进展第39页
    2.4 组蛋白H3K36甲基化酶SETD2概述第39-40页
    2.5 转录因子NF-κB的研究进展第40-42页
        2.5.1 转录因子NF-κB的发现第40页
        2.5.2 转录因子NF-κB的生物学功能第40-41页
        2.5.3 转录因子NF-κB家族成员第41页
        2.5.4 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第41页
        2.5.5 转录因子NF-κB的靶基因第41页
        2.5.6 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调控第41-42页
        2.5.7 转录因子NF-κB与疾病第42页
    2.6 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研究进展第42-45页
        2.6.1 内质网的生物学功能第42-43页
        2.6.2 内质网应激的生物学意义第43页
        2.6.3 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的转录因子第43页
        2.6.4 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的激活第43-45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45-59页
    3.1 材料第45-51页
        3.1.1 无机试剂第45页
        3.1.2 有机试剂第45页
        3.1.3 试剂盒第45-46页
        3.1.4 溶液配方第46页
        3.1.5 培养基第46-47页
        3.1.6 质粒第47页
        3.1.7 小干扰RNA第47页
        3.1.8 引物第47-49页
        3.1.9 抗体与细胞因子第49-50页
        3.1.10 菌株第50页
        3.1.11 细胞系第50页
        3.1.12 耗材第50页
        3.1.13 仪器第50-51页
    3.2 方法第51-59页
        3.2.1 质粒扩增第51页
        3.2.2 Western Blotting第51-52页
        3.2.3 细胞培养第52页
        3.2.4 细胞冻存与复苏第52-53页
        3.2.5 细胞转染第53-54页
        3.2.6 总RNA的提取第54页
        3.2.7 cDNA的合成第54页
        3.2.8 Real-time PCR第54-55页
        3.2.9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第55页
        3.2.10 免疫荧光第55页
        3.2.11 酶联免疫分析法第55-57页
        3.2.12 免疫共沉淀第57页
        3.2.13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第57-59页
第四章 组蛋白H3K4甲基化酶MLL1对NF-κB下游基因表达的调控第59-98页
    4.1 MLL家族与NF-κB信号通路第59-66页
        4.1.1 研究意义第59-62页
        4.1.2 研究现状第62-65页
        4.1.3 研究目的第65页
        4.1.4 研究思路第65-66页
    4.2 Mll1调控转录因子NF-κB下游基因的表达第66页
    4.3 NF-κB信号通路中Mll1靶基因的高通量筛选及分类第66-71页
        4.3.1 高通量测序筛选NF-κB信号通路中Mll1的靶基因第66-67页
        4.3.2 Mll1与NF-κB下游基因的本底表达第67-68页
        4.3.3 Mll2与NF-κB下游基因的诱导性表达第68-70页
        4.3.4 小结第70-71页
    4.4 MLL1调控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第71-73页
        4.4.1 MLL1调控TNFα诱导下IL6的mRNA水平第71-72页
        4.4.2 在人肝细胞HL7702中MLL1调控TNFα诱导下IL6的蛋白水平第72页
        4.4.3 小结第72-73页
    4.5 Mll1对于NF-κB核外信号转导阶段没有明显作用第73-76页
        4.5.1 Mll1对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第73页
        4.5.2 Mll1对TNFα诱导的p65入核过程没有明显影响第73-74页
        4.5.3 Mll1对于NF-κB分子的活化没有明显影响第74-75页
        4.5.4 小结第75-76页
    4.6 Mll1参与NF-κB核内信号转导阶段的调控第76-79页
        4.6.1 Mll1对转录因子NF-κB下游靶基因组蛋白甲基化的作用第76-78页
        4.6.2 Mll1对p65结合靶基因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第78-79页
        4.6.3 小结第79页
    4.7 Mll1对于NF-κB下游基因的调控依赖于转录因子p65第79-85页
        4.7.1 Mll1在靶基因上的富集具有TNFα响应性第79-80页
        4.7.2 Mll1在靶基因上的富集依赖于转录因子NF-κB第80-81页
        4.7.3 组蛋白H3K4甲基化酶MLL1在胞质和胞核内均有分布第81-82页
        4.7.4 MLL家族保守亚基在胞质和胞核内均有分布第82-83页
        4.7.5 MLL1与p65具有相互作用第83-84页
        4.7.6 保守亚基RBBP5与p65具有相互作用第84页
        4.7.7 细胞质部分的MLL1在TNFα刺激下会向细胞核转移第84-85页
        4.7.8 小结第85页
    4.8 MLL家族对NF-κB信号通路靶基因表达的调控第85-92页
        4.8.1 NF-κB下游基因启动子区域的H3K27甲基化第86-87页
        4.8.2 MLL家族共同亚基与NF-κB下游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结合第87-89页
        4.8.3 MLL家族核心酶与NF-κB下游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结合第89-90页
        4.8.4 MLL家族其他成员对NF-κB靶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用第90-91页
        4.8.5 小结第91-92页
    4.9 Mll1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模式第92-93页
    4.10 MLL家族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模式第93-94页
    4.11 讨论第94-98页
        4.11.1 Mll1与NF-κB信号通路第94页
        4.11.2 Mll1与基因的本底表达第94页
        4.11.3 Mll1与NF-κB靶基因表达的特异性第94页
        4.11.4 Mll1与NF-κB靶基因表达的时序性第94-95页
        4.11.5 Mll1与NF-κB靶基因表达的振荡性第95页
        4.11.6 组蛋白H3K4甲基化酶在胞质中的作用第95页
        4.11.7 转录因子NF-κB与Mll1的TNFα响应性第95-96页
        4.11.8 Mll1和p65的相互作用与TNFα刺激第96页
        4.11.9 Mll1与炎症性疾病第96页
        4.11.10 MLL家族功能的冗余性和特异性第96-98页
第五章 组蛋白H3K4甲基化酶 Mill对内质网压力应答通路的调控第98-122页
    5.1 MLL1与内质网压力信号通路第98-102页
        5.1.1 研究意义第98-100页
        5.1.2 研究现状第100页
        5.1.3 研究思路第100-102页
    5.2 Mll1调控细胞对内质网压力诱导剂Tm的敏感性第102-105页
        5.2.1 Mll1的缺失增强细胞对于Tm的敏感性第102-104页
        5.2.2 Mll1的缺失增强Tm诱导的细胞凋亡第104-105页
    5.3 Mll1调控Tm诱导的内质网压力应答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第105-106页
    5.4 Mll1调控Tm诱导的内质网压力核外转导第106-109页
        5.4.1 Mll1对Xbp1、Atf4和Atf6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第107页
        5.4.2 Mll1调控Ire1的磷酸化第107-108页
        5.4.3 Mll1调控Xbp1的活化第108-109页
    5.5 Mll1不调控细胞对内质网压力诱导剂Tg的敏感性第109页
    5.6 Mll1影响Tm刺激性下的蛋白糖基化第109-113页
        5.6.1 Mll1的缺失影响细胞糖蛋白水平第110页
        5.6.2 Mll1的缺失影响N-乙酰葡萄糖胺-复合物的含量第110-112页
        5.6.3 Mll1的缺失影响溶酶体蛋白lamp2a的糖基化水平第112-113页
    5.7 Mll1通过调控H6pd,Galnt12,Ugp2的表达参与内质网压力应答第113-120页
        5.7.1 高通量测序筛选Mill调控的糖代谢相关基因第113-114页
        5.7.2 MTT法筛选调控内质网压力应答的候选基因第114-117页
        5.7.3 H6pd,Galnt12和Ugp2调控内质网压力下游基因表达第117-118页
        5.7.4 Mll1调控H6pd,Galnt12,Ugp2启动子区域的H3K4me3水平第118-120页
    5.8 Mll1对内质网压力应答通路的调控模式第120-121页
    5.9 讨论第121-122页
        5.9.1 Mll1与信号通路作用节点第121页
        5.9.2 H6pd与内质网稳定性第121-122页
第六章 组蛋白H3K36甲基化酶SETD2对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第122-133页
    6.1 SETD2与肿瘤发生第122-126页
        6.1.1 研究意义第122-123页
        6.1.2 研究现状第123-125页
        6.1.3 研究思路第125-126页
    6.2 高通量测序筛选SETD2调控的基因第126-129页
        6.2.1 RASL-seq测序法筛选SETD2调控的可变剪接事件第126页
        6.2.2 RNA-seq测序法筛选SETD2调控的基因第126-127页
        6.2.3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高通量测序结果第127-129页
    6.3 SETD2调控p53信号转导通路第129-130页
    6.4 SETD2调控缺氧应答HIF信号通路第130-131页
    6.5 裸鼠成瘤实验分析SETD2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第131-132页
    6.6 小结第132-133页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33-138页
    7.1 Mll1与NF-κB信号通路第133-134页
    7.2 MLL家族与NF-κB信号通路第134页
    7.3 Mll1与内质网压力信号通路第134-135页
    7.4 SETD2与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第135页
    7.5 展望第135-138页
        7.5.1 组蛋白甲基化酶与转录因子的修饰作用第136页
        7.5.2 负调控表观遗传机制有待发现第136页
        7.5.3 MLL家族与细胞核运输第136页
        7.5.4 MLL家族调控的特异性和冗余性第136-137页
        7.5.5 组蛋白甲基化酶与信号通路相关疾病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53页
缩略词表第153-159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59-160页
攻博期间获奖情况第160-161页
致谢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浓度梯度微流控芯片用于海马神经元导向研究
下一篇:枯草芽胞杆菌的细胞间遗传重组现象及芽胞杆菌中的缺陷性原噬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