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理学论文--神经生理学论文

浓度梯度微流控芯片用于海马神经元导向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46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神经系统发育第14-19页
        1.2.1 神经系统与神经元第14页
        1.2.2 神经元发育第14-16页
            1.2.2.1 神经元极化第14-16页
            1.2.2.2 轴突生长与导向第16页
        1.2.3 神经营养蛋白第16-17页
        1.2.4 化学趋向性第17-18页
        1.2.5 不同陡度分子梯度的差异性调控第18-19页
    1.3 微流控芯片简介第19-20页
    1.4 微流控芯片与神经细胞生物学研究第20-36页
        1.4.1 神经元培养与共培养第21-24页
        1.4.2 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第24-26页
        1.4.3 神经干细胞研究第26-27页
        1.4.4 神经元生长导向研究第27-36页
            1.4.4.1 传统的分子梯度形成方法第27-29页
            1.4.4.2 微流控芯片用于分子梯度形成第29-33页
            1.4.4.3 神经元极化与轴突生长导向研究第33-36页
    1.5 本论文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36-37页
    1.6 参考文献第37-46页
第2章 微流控芯片形成陡度渐变分子梯度用于轴突响应研究第46-66页
    2.1 引言第46-47页
    2.2 实验部分第47-54页
        2.2.1 仪器装置与试剂第47-48页
        2.2.2 溶液的配制第48-49页
        2.2.3 微流控芯片设计与制作第49-51页
        2.2.4 微流控芯片分子梯度模拟第51-52页
        2.2.5 分子梯度的荧光表征第52-53页
        2.2.6 底物键合Laminin梯度构建及免疫荧光染色第53页
        2.2.7 海马神经元分离及培养第53-54页
        2.2.8 海马神经元活细胞染色第54页
        2.2.9 显微荧光成像及数据分析第5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4-63页
        2.3.1 不同陡度分子梯度的形成及调控第54-56页
        2.3.2 分子梯度的荧光表征分析第56-57页
        2.3.3 底物键合Laminin梯度的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第57-59页
        2.3.4 海马神经元对Laminin梯度的响应结果分析第59-63页
    2.4 本章小结第63页
    2.5 参考文献第63-66页
第3章 微流控芯片形成高分辨陡度梯度用于精确定量轴突响应研究第66-93页
    3.1 引言第66-68页
    3.2 实验部分第68-74页
        3.2.1 仪器装置与试剂第68-69页
        3.2.2 溶液的配制第69页
        3.2.3 微流控芯片设计与制作第69-70页
        3.2.4 分子梯度模拟与荧光表征第70页
        3.2.5 底物键合分子梯度构建及免疫荧光染色表征第70-71页
        3.2.6 底物键合分子梯度吸附密度测量第71-72页
        3.2.7 底物键合分子梯度模拟第72-73页
        3.2.8 神经元培养与染色第73页
        3.2.9 微荧光成像及数据分析第73-7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4-88页
        3.3.1 不同陡度分子梯度形成原理与调控第74-76页
        3.3.2 不同尺寸芯片的分子梯度荧光表征第76-78页
        3.3.3 底物键合Laminin梯度免疫荧光染色表征及模拟分析第78-81页
        3.3.4 海马神经元对底物键合Laminin梯度的响应分析第81-85页
        3.3.5 底物键合Ephrin-A5梯度免疫荧光染色表征及模拟分析第85-86页
        3.3.6 海马神经元对底物键合Ephrin-A5梯度的响应结果分析第86-88页
    3.4 本章小结第88-89页
    3.5 参考文献第89-93页
第4章 多层微流控芯片用于轴突对扩散因子响应研究第93-106页
    4.1 引言第93-94页
    4.2 实验部分第94-98页
        4.2.1 仪器装置与试剂第94-95页
        4.2.2 溶液的配制第95页
        4.2.3 微流控芯片设计与制作第95-96页
        4.2.4 多层微流控芯片构建及分子梯度形成第96-97页
        4.2.5 海马神经元培养与染色第97页
        4.2.6 荧光成像观察及数据分析第97-9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8-102页
        4.3.1 多层微流控芯片分子梯度荧光表征分析第98-99页
        4.3.2 海马神经元的胞体-轴突分离培养第99-100页
        4.3.3 灌流模式下的海马神经元培养第100-101页
        4.3.4 海马神经元对netrin-1溶液梯度的实时响应分析第101-102页
    4.4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4.5 参考文献第103-106页
第5章 微流控芯片三维基质材料中IKVAV修饰与NGF梯度构建第106-122页
    5.1 引言第106-107页
    5.2 实验部分第107-115页
        5.2.1 仪器装置与试剂第107-108页
        5.2.2 溶液的配制第108页
        5.2.3 微流控芯片设计与制作第108-109页
        5.2.4 鼠尾Ⅰ型胶原提取与纯化第109页
        5.2.5 胶原溶解与成型第109-110页
        5.2.6 胶原的IKVAV片段修饰第110-113页
            5.2.6.1 胶原酰胺化修饰双键第111-112页
            5.2.6.2 胶原修饰IKVAV的Thiol-Ene反应第112-113页
        5.2.7 芯片内3D分子梯度模拟及荧光表征第113-114页
        5.2.8 海马神经元3D培养与染色第114页
        5.2.9 荧光成像观察及数据分析第114-11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5-118页
        5.3.1 胶原材料表征与细胞培养第115页
        5.3.2 胶原材料IKVAV修饰表征第115-116页
        5.3.3 3D片内扩散分子梯度模拟第116-118页
        5.3.4 3D芯片内『散分子梯度黃光表征第118页
    5.4 本章小结与展望第118-119页
    5.5 参考文献第119-122页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Multi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生产EV71病毒样颗粒研究
下一篇:组蛋白甲基转移酶MLL1与SETD2在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