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

运城市农村会计人员素质提升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2 实践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1.3.1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4页
            1.3.1.1 国外职业团体关于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研究第12-13页
            1.3.1.2 国外学术团体关于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研究第13页
            1.3.1.3 国外会计公司关于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研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动态第14-15页
            1.3.2.1 关于提升农村会计人员素质的必要性研究第14页
            1.3.2.2 关于农村会计人员素质存在问题的研究第14-15页
            1.3.2.3 关于提升农村会计人员素质的研究第15页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第15-16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论文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8-22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农村会计人员第18页
        2.1.2 素质与农村会计人员素质第18页
        2.1.3 财务与会计第18-19页
    2.2 研究相关理论第19-22页
        2.2.1 人力资本理论第19页
        2.2.2“冰山”理论第19页
        2.2.3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第19-20页
        2.2.4 委托代理理论第20-22页
第三章 运城市农村会计人员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成因分析第22-31页
    3.1 运城市农村会计人员素质现状第22-26页
        3.1.1 运城市农村会计人员基本情况第22-23页
        3.1.2 运城市农村会计人员工作现状第23-24页
        3.1.3 运城市农村会计人员管理现状第24-26页
    3.2 运城市农村会计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3.2.1 农村会计管理主体错位第26页
        3.2.2 农村会计从业标准低第26页
        3.2.3 农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形式化第26-27页
        3.2.4 农村会计人员待遇水平低第27页
        3.2.5 农村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较低第27-28页
        3.2.6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不健全第28页
    3.3 运城市农村会计人员素质存在问题成因分析第28-31页
        3.3.1 农村会计从业标准的缺失第28-29页
        3.3.2 农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不严第29页
        3.3.3 农村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第29页
        3.3.4 农村会计人员考核机制缺失第29-30页
        3.3.5 村民民主管理参与度不够第30页
        3.3.6 农村经费不足第30-31页
第四章 影响农村会计人员素质实证分析第31-36页
    4.1 模型构建第31页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第31-32页
    4.3 分析结果第32-36页
        4.3.1 因子分析结果第32-35页
        4.3.2 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结果第35-36页
第五章 提升农村会计人员素质的对策第36-40页
    5.1 不断优化农村会计管理环境第36-37页
    5.2 加强农村会计人员的日常管理第37-38页
    5.3 提高农村会计人员待遇水平第38页
    5.4 构建农村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第38-40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第40-42页
    6.1 研究结论第40页
    6.2 研究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 1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津泰达股份审计质量差异案例研究
下一篇: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设计与政策仿真--以温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