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信号分选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多设备协同信号分选算法设计 | 第16-26页 |
2.1 多设备协同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 | 第16页 |
2.2 多设备协同侦察雷达信号模型 | 第16-21页 |
2.2.1 信号脉冲模型 | 第16-18页 |
2.2.2 雷达信号仿真设置 | 第18-21页 |
2.3 多设备协同分选算法设计 | 第21-23页 |
2.4 多设备协同分选性能评价指标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6页 |
第3章 改进K-Means和优化SDIF结合的信号分选算法 | 第26-52页 |
3.1 传统聚类算法分析 | 第26-27页 |
3.1.1 K-Means聚类算法 | 第26-27页 |
3.1.2 K-Means算法的不足 | 第27页 |
3.2 改进的K-Means算法 | 第27-35页 |
3.2.1 改进K-Means算法原理 | 第27-29页 |
3.2.2 改进K-Means算法流程 | 第29-30页 |
3.2.3 改进K-Means算法仿真及分析 | 第30-35页 |
3.3 传统SDIF算法分析 | 第35-38页 |
3.3.1 SDIF算法原理 | 第36-37页 |
3.3.2 SDIF算法不足 | 第37-38页 |
3.4 优化的SDIF算法 | 第38-44页 |
3.4.1 基于交叠PRI箱的抖动雷达信号分选 | 第38-39页 |
3.4.2 基于动态扩展关联的自纠错序列检索 | 第39-40页 |
3.4.3 基于滑窗的PRI验证 | 第40-41页 |
3.4.4 优化SDIF算法流程 | 第41-43页 |
3.4.5 优化SDIF算法仿真分析 | 第43-44页 |
3.5 改进K-Means和优化SDIF算法 | 第44-50页 |
3.5.1 频率捷变雷达信号校验 | 第44-47页 |
3.5.2 改进K-Means和优化SDIF算法流程 | 第47-48页 |
3.5.3 改进K-Means和优化SDIF算法仿真分析 | 第48-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时差和多参数加权分选算法 | 第52-76页 |
4.1 经典时差分选算法 | 第52-54页 |
4.2 时差和多参数加权序列搜索 | 第54-64页 |
4.2.1 脉冲匹配算法获取时差 | 第54-56页 |
4.2.2 时差和多参数加权序列搜索原理 | 第56-57页 |
4.2.3 时差和多参数加权序列搜索流程 | 第57-58页 |
4.2.4 时差和多参数加权序列搜索仿真与分析 | 第58-64页 |
4.3 雷达信号类型及验证 | 第64-67页 |
4.3.1 基于Apriori算法雷达信号类型确定 | 第64-65页 |
4.3.2 时间亚线性算法验证结果 | 第65-66页 |
4.3.3 分选结果的表示 | 第66-67页 |
4.4 时差和多参数加权信号分选 | 第67-74页 |
4.4.1 时差和多参数加权分选流程 | 第67-69页 |
4.4.2 时差和多参数加权分选仿真与分析 | 第69-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多设备协同信号分选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76-84页 |
5.1 多设备协同硬件框架 | 第76页 |
5.2 软件系统设计流程 | 第76-79页 |
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9-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