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系统论文

船舶总能热力系统(火用)分析及软件开发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国内外总能系统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外船舶总能系统利用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热力系统(火用)分析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船舶总能热力系统组成及特点第17-18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8-20页
第2章 船舶总能系统热力性能计算数学模型第20-37页
    2.1 柴油机研究概述第20-21页
    2.2 建模方法与基本假设第21-22页
    2.3 柴油机系统热力性能数学计算模型第22-35页
        2.3.1 压气机特性参数模型第22-23页
        2.3.2 涡轮特性参数计算模型第23-25页
        2.3.3 中冷器计算模型第25页
        2.3.4 缸内热力性能模型第25-31页
        2.3.5 换气过程第31-35页
    2.4 热站系统热力性能计算数学模型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船舶基本总能热力系统(火用)分析模型第37-48页
    3.1 总能热力系统原理示意图第37-38页
    3.2 热力系统的过程(火用)分析定义第38-39页
    3.3 船舶总能热力系统(火用)分析模型第39-40页
    3.4 船舶总能子系统(火用)分析模型第40-47页
        3.4.1 燃料(火用)计算式第40-41页
        3.4.2 压气机(废气涡轮)工作过程(火用)分析第41-43页
        3.4.3 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火用)分析第43-44页
        3.4.4 锅炉装置(火用)分析第44-46页
        3.4.5 换热器热交换系统(火用)分析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船舶热力系统性能计算与(火用)分析软件开发与验证第48-64页
    4.1 软件总体设计第48-51页
        4.1.1 软件功能第48页
        4.1.2 软件技术特点第48-49页
        4.1.3 软件结构图设计与方案说明第49-51页
    4.2 软件程序开发与界面设计第51-56页
        4.2.1 算法程序软件第51-52页
        4.2.2 系统组态软件第52-56页
    4.3 总能系统热力性能校核与分析第56-63页
        4.3.1 发电柴油机总体热力性能校核与分析第56-58页
        4.3.2 涡轮增压器热力性能校核与分析第58-60页
        4.3.3 缸内过程热力性能校核与分析第60-62页
        4.3.4 换气过程热力性能校核与分析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船舶总能(火用)分析计算与结果分析第64-86页
    5.1 75,000 DWT油船SMCR稳态工况下(火用)分析实例第64-72页
        5.1.1 输入参数与计算结果第64-67页
        5.1.2 结果分析第67-72页
    5.2 75,000 DWT油船不同工况点(火用)分析第72-77页
        5.2.1 计算结果第72-75页
        5.2.2 结果分析第75-77页
    5.3 不同吨位、不同工况船舶(火用)分析对比第77-81页
        5.3.1 油船系列计算结果第77-79页
        5.3.2 油船系列结果分析第79-81页
    5.4 船舶节能潜力分析第81-85页
        5.4.1 热平衡与(火用)平衡分析对比第81-84页
        5.4.2 节能探讨第84-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河某水电站坝前岸坡倾倒变形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削坡治理方案研究
下一篇:基于混流装焊制造系统平衡问题的复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