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一、绪论 | 第8-14页 |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1、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二)相关文献回顾 | 第10-12页 |
| 1、关于农业保险性质及政府介入必要性的研究 | 第10页 |
| 2、关于农业保险补贴问题的研究 | 第10-11页 |
| 3、关于农业保险监管的研究 | 第11-12页 |
| 4、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 第12页 |
|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 1、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2-13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二、相关理论及农业保险监管历程回顾 | 第14-21页 |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 1、农业保险 | 第14页 |
| 2、政策性农业保险 | 第14页 |
| 3、保险监管机制 | 第14-15页 |
| 4、农业保险监管 | 第15页 |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 1、准公共产品理论 | 第15-16页 |
| 2、公共财政理论 | 第16页 |
| 3、政府监管有效性理论 | 第16-17页 |
| (三)农业保险的性质及监管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 1、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及市场失灵表现 | 第17-18页 |
| 2、农业保险监管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 (四)我国农业保险监管的发展历程回顾 | 第19-21页 |
| 1、萌芽与停滞阶段(1949—1981 年) | 第19页 |
| 2、恢复与试点阶段(1982—1992 年) | 第19页 |
| 3、商品化与萎缩徘徊阶段(1993—2003 年) | 第19-20页 |
| 4、制度化与稳定发展阶段(2004 年至今) | 第20-21页 |
| 三、甘肃省农业保险监管机制及监管成效分析 | 第21-37页 |
| (一)甘肃省农业保险状况概述及监管历程 | 第21-24页 |
| 1、甘肃省农业保险基本状况概述 | 第21-23页 |
| 2、甘肃省农业保险监管历程 | 第23-24页 |
| (二)甘肃省农业保险现行监管机制 | 第24-29页 |
| 1、监管目标 | 第24-26页 |
| 2、监管主体及对象 | 第26-28页 |
| 3、监管方式 | 第28-29页 |
| 4、监管保障 | 第29页 |
| (三)甘肃省农业保险监管的成效分析 | 第29-37页 |
| 1、农业保险监管有效性的衡量标准 | 第29-31页 |
| 2、甘肃省农业保险监管的成效评估 | 第31-37页 |
| 四、甘肃省农业保险监管的问题诊断 | 第37-44页 |
| (一)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37-38页 |
| 1、立法层级低 | 第37页 |
| 2、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37页 |
| 3、法律内容不完备 | 第37-38页 |
| (二)监管体制不完善 | 第38-39页 |
| (三)监管主体职能履行不到位 | 第39-41页 |
| 1、部分监管部门职能履行不到位 | 第39页 |
| 2、基层政府监管缺失 | 第39-41页 |
| 3、外部监管力度不足 | 第41页 |
| (四)监管水平落后 | 第41-42页 |
| 1、监管手段有限 | 第41-42页 |
| 2、监管方式落后 | 第42页 |
| 3、监管力量有限 | 第42页 |
| (五)监管基础信息不牢固 | 第42-44页 |
| 1、基础业务信息不准确 | 第42-43页 |
| 2、信息公开落实及管理不到位 | 第43-44页 |
| 五、国外农业保险监管机制及借鉴 | 第44-50页 |
| (一)国外农业保险监管机制 | 第44-47页 |
| 1、美国的政府主导型 | 第44-45页 |
| 2、日本的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型 | 第45页 |
| 3、印度的政府重点选择扶持型 | 第45-46页 |
| 4、法国的政策优惠型 | 第46-47页 |
| (二)对我国农业保险监管的启示 | 第47-50页 |
| 1、健全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保障 | 第47-48页 |
| 2、政府引导推动是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 第48页 |
| 3、建立适合国情的监管模式是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条件 | 第48页 |
| 4、坚持市场化运作及政府适度干预是农业保险发展的经营保证 | 第48-50页 |
| 六、完善甘肃省农业保险监管机制的对策分析 | 第50-57页 |
| (一)完善农业保险监管法律制度 | 第50-51页 |
| 1、立法的原则及重点考虑因素 | 第50页 |
| 2、完善相关法律及配套规章 | 第50-51页 |
| (二)建立农业保险监管协作机制 | 第51-52页 |
| (三)建立农业保险的有效监管模式 | 第52-54页 |
| 1、加强农业保险重点环节的监管 | 第52-53页 |
| 2、加强司法监督的力度 | 第53页 |
| 3、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 第53-54页 |
| (四)不断提升农业保险监管水平 | 第54-55页 |
| 1、实现农业保险全方位监管方式 | 第54页 |
| 2、加强农业保险监管队伍建设 | 第54-55页 |
| (五)加大农业保险业务信息监管力度 | 第55-57页 |
| 1、建立农业保险信息共享机制 | 第55页 |
| 2、引导保险公司逐步转变经营模式 | 第55页 |
| 3、提高农业保险信息化管理水平 | 第55-56页 |
| 4、加强承保理赔现代技术手段运用 | 第56页 |
| 5、加大信息监管力度 | 第56-57页 |
| 七、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作者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