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投入与区域生态效率的统计分析--基于中东部地区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生态效率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科技投入与区域生态效率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区域生态效率的评价 | 第17-23页 |
2.1 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7页 |
2.2 区域生态效率综合评价模型 | 第17-19页 |
2.3 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 | 第19页 |
2.4 评价过程 | 第19-23页 |
第三章 科技投入与生态效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3-32页 |
3.1 科技投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3-27页 |
3.1.1 科技资金投入 | 第23-25页 |
3.1.2 科技人员投入 | 第25-27页 |
3.2 生态效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3.3 生态效率Theil系数分析 | 第28-32页 |
第四章 科技投入与区域生态效率空间效应分析 | 第32-39页 |
4.1 空间效应检验 | 第32-34页 |
4.1.1 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 | 第32-33页 |
4.1.2 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 | 第33-34页 |
4.2 区域生态效率空间关联模式分析 | 第34-37页 |
4.3 科技投入空间关联模式分析 | 第37-39页 |
4.3.1 研发投入强度 | 第37-38页 |
4.3.2 R&D人员全时当量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科技投入与区域生态效率空间计量分析 | 第39-51页 |
5.1 空间计量模型及其估计 | 第39-42页 |
5.1.1 空间滞后模型(SLM) | 第39页 |
5.1.2 空间误差模型(SEM) | 第39-40页 |
5.1.3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 | 第40-42页 |
5.2 空间模型的选择及建立 | 第42-44页 |
5.2.1 控制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5.2.2 模型的选择 | 第43-44页 |
5.3 模型估计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5.3.1 模型估计结果 | 第44-45页 |
5.3.2 估计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5.4 东部与中部子样本数据分析 | 第47-51页 |
5.4.1 东部子样本估计 | 第47-49页 |
5.4.2 中部子样本估计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生态效率对策建议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