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什么是网约顺风车 | 第10-16页 |
| 第一节 网约顺风车的发展 | 第10-11页 |
| 一、网约顺风车在国外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页 |
| 二、网约顺风车在国内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网约顺风车的法律属性 | 第11-13页 |
| 一、无偿合乘 | 第11页 |
| 二、有偿合乘 | 第11-12页 |
| 三、网约顺风车的概念 | 第12-13页 |
| 第三节 网约顺风车与营运行为的区别 | 第13-14页 |
| 一、传统出租车 | 第13页 |
| 二、网约出租车 | 第13-14页 |
| 三、非法营运的“黑车” | 第14页 |
| 第四节 网约顺风车引发的社会问题 | 第14-16页 |
| 一、产生的积极效应 | 第14页 |
| 二、引发的社会问题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现有网约顺风车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16-23页 |
| 第一节 政府监管的限度与边界 | 第16页 |
| 第二节 现有法律规范存在的问题 | 第16-20页 |
| 一、关于文件名称与法律效力 | 第16-17页 |
| 二、关于车辆要求 | 第17页 |
| 三、关于保险理赔 | 第17-18页 |
| 四、驾驶人资质审核 | 第18页 |
| 五、关于合乘协议 | 第18-19页 |
| 六、关于合乘费用分摊 | 第19页 |
| 七、关于合乘行为规范 | 第19-20页 |
| 八、关于合乘各方权利义务 | 第20页 |
| 九、关于合乘软件 | 第20页 |
| 第三节 现有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 一、传统监管的概念 | 第20-21页 |
| 二、传统监管存在的不足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网约顺风车合作监管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 第一节 合作监管的概念 | 第23页 |
| 第二节 合作监管对网约顺风车的意义 | 第23-25页 |
| 一、合作监管能够使政府避免陷入传统监管模式的困境 | 第23页 |
| 二、合作监管能够使网约车平台企业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 | 第23-24页 |
| 三、合作监管能够充分激发网约顺风车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网约顺风车合作监管的机制与方式 | 第25-34页 |
| 第一节 网约顺风车合作监管指导原则 | 第25-26页 |
| 一、提高监管层级 | 第25页 |
| 二、集中监管权限 | 第25页 |
| 三、破除监管阻碍 | 第25页 |
| 四、加强合作交流 | 第25-26页 |
| 第二节 网约顺风车合作监管的机制 | 第26-28页 |
| 一、政府在网约顺风车合作监管中的地位与职责 | 第26页 |
| 二、网约车平台在网约顺风车合作监管中的地位与职能 | 第26-27页 |
| 三、第三方社会组织在网约顺风车合作监管中的地位与职能 | 第27-28页 |
| 第三节 网约顺风车合作监管的方式 | 第28-34页 |
| 一、政府与网约车平台企业签定合作监管契约 | 第28-30页 |
| 二、网约车平台企业对网约顺风车的监管方式 | 第30-31页 |
| 三、第三方对网约顺风车资质认证的方式 | 第31-32页 |
| 四、联合制定并强制适用保护各方权益的合乘协议 | 第32-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