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五、本文基本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英语教师过渡语使用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外英语教师过渡语使用的理论与实践述评 | 第13-14页 |
二、国内英语教师过渡语使用的理论与实践述评 | 第14-15页 |
(一) 文献研究 | 第14-15页 |
(二)我国英语教师过渡语的使用现状 | 第15页 |
(三) 我国英语教师过渡语使用的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过渡语 | 第17-19页 |
(一) 过渡语的概念 | 第17页 |
(二) 过渡语的设计和使用原则 | 第17-18页 |
(三) 过渡语的特点 | 第18页 |
(四) 过渡语的类型 | 第18-19页 |
二、教师话语 | 第19-20页 |
(一) 教师话语的概念 | 第19页 |
(二) 教师话语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1. 输入假设与情感过滤假设 | 第19-20页 |
2. 输出假设与交换假设 | 第20页 |
(三) 教师话语的分类及其重要作用 | 第20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四章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过渡语使用的调查研究 | 第21-39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21页 |
二、调查时间 | 第21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2页 |
(一) 课堂观察法 | 第22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22页 |
(三) 访谈法 | 第22页 |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2-35页 |
(二) 英语教师课堂过渡语使用量的数据及实际分析 | 第27-34页 |
(三)访谈法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六、研究总结 | 第35-37页 |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师过渡语使用出现的问题 | 第35-37页 |
(二)高中英语课堂过渡语使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页 |
七、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解决英语教师课堂过渡语低效的对策 | 第39-45页 |
一、教师应注重提高自我修养,增强自身人格魅力 | 第39-40页 |
(一)观看名师教学视频或教学书籍,提高学习意识 | 第39页 |
(二)参加本校组织的岗内培训和省内外学习活动 | 第39-40页 |
(三)英语教师应提高自我的口语表达能力 | 第40页 |
二、合理设计过渡语,提高师生间的互动效果 | 第40-42页 |
(一)过渡语的设计应具体化 | 第40页 |
(二)过渡语的设计应生动化 | 第40-41页 |
(三)过渡语的设计要有启发性 | 第41-42页 |
三、教师应灵活变换过渡语句式,适应学生发展需要 | 第42-43页 |
(一)英语教师应熟练掌握过渡语类型 | 第42页 |
(二)英语教师应将过渡语同生活相结合,与时代同步 | 第42-43页 |
四、英语教师应将过渡语同肢体动作相结合使用 | 第43-44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附录一: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50-52页 |
附录二: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52-53页 |
附录三:高中英语课堂英语教师过渡语使用情况访谈(学生部分) | 第53-54页 |
附录四:高中英语课堂英语教师过渡语使用情况访谈(教师部分)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