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各类型航空器论文--无人驾驶飞机论文

无人旋翼机建模与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2 自转旋翼机发展历史及现状第15-19页
    1.3 变推力轴线技术发展现状第19-20页
    1.4 无人旋翼机控制技术第20-21页
    1.5 本论文章节主要内容及安排第21-23页
第二章 无人旋翼机数学建模和特性分析第23-51页
    2.1 无人旋翼机的结构外形第23-25页
    2.2 无人旋翼机的数学建模第25-40页
        2.2.1 选取的坐标系第25-26页
        2.2.2 无人旋翼机数学建模假设第26页
        2.2.3 旋翼机动力学方程组第26-28页
        2.2.4 无动力旋翼建模第28-35页
            2.2.4.1 桨叶的空气动力特性分析第28-32页
            2.2.4.2 来流速度和桨盘迎角对旋翼转速的影响第32-34页
            2.2.4.3 无动力旋翼建模第34-35页
        2.2.5 双螺旋桨发动机变推力轴线建模第35-37页
        2.2.6 机身建模第37-38页
        2.2.7 水平尾翼建模第38-39页
        2.2.8 垂直尾翼建模第39-40页
    2.3 无人旋翼机非线性全量数学模型第40-41页
    2.4 无人旋翼机数学模型配平与线性化第41-46页
    2.5 无人旋翼机操纵响应性分析第46-50页
        2.5.1 纵向操纵分析第46-48页
        2.5.2 横向操纵分析第48-50页
    2.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无人旋翼机自主飞行控制策略第51-74页
    3.1 无人旋翼机控制特点分析第51页
    3.2 无人旋翼机姿态控制第51-54页
        3.2.1 变发动机轴线对无人旋翼机姿态的控制第52页
        3.2.2 无动力旋翼对无人旋翼机俯仰角的控制第52-53页
        3.2.3 无人旋翼机航向控制第53页
        3.2.4 仿真与分析第53-54页
    3.3 发动机转速控制回路第54-55页
    3.4 无人旋翼机速度控制第55-56页
    3.5 无人旋翼机高度控制第56-62页
        3.5.1 桨盘迎角对飞行高度的影响第57页
        3.5.2 变发动机推力轴线角度对飞行高度的影响第57-58页
        3.5.3 发动机推力对飞行高度的影响第58-59页
        3.5.4 仿真与分析第59-62页
    3.6 无人旋翼机转弯航迹跟踪控制第62-67页
        3.6.1 无人旋翼机转弯受力分析第62-63页
        3.6.2 无人旋翼机转弯航迹修正第63-65页
        3.6.3 无人旋翼机转弯控制策略设计第65-66页
        3.6.4 仿真与分析第66-67页
    3.7 无人旋翼机滑跑起飞控制第67-73页
        3.7.1 无人旋翼机起飞方式问题和要点第67-68页
        3.7.2 滑跑起飞阶段受力分析第68-70页
        3.7.3 滑跑起飞约束条件第70-71页
        3.7.4 滑跑起飞控制策略设计第71-72页
        3.7.5 滑跑起飞试验第72-73页
    3.8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无人旋翼机飞控系统工程实现第74-86页
    4.1 无人旋翼机飞控系统主要组成结构第74-75页
    4.2 无人旋翼机飞控系统总体硬件部分第75-79页
        4.2.1 飞行控制系统总体硬件组成第75-76页
        4.2.2 飞控系统飞控计算机模块设计第76-77页
        4.2.3 旋翼机主要传感器和执行机构选型第77-78页
        4.2.4 无人旋翼机地面测控系统组成第78-79页
    4.3 无人旋翼机飞控系统软件部分第79-81页
        4.3.1 飞控计算机软件设计第79-81页
        4.3.2 地面测控站软件设计第81页
    4.4 无人旋翼机仿真平台第81-85页
        4.4.1 无人旋翼机地面数字仿真第82页
        4.4.2 无人旋翼机地面半物理仿真第82-83页
        4.4.3 仿真试验与分析第83-85页
    4.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五章 总结第86-88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和创新第86页
    5.2 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致谢第91-9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三维合作目标的视觉探测与导引算法研究
下一篇: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段舵面与RCS融合容错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