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悬索桥双层正交异性板钢桁加劲梁扭转行为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悬索桥的发展概况 | 第11-19页 |
1.2.1 国外悬索桥的发展 | 第11-14页 |
1.2.2 国内悬索桥的发展 | 第14-16页 |
1.2.3 钢桁加劲梁和钢箱加劲梁的比较 | 第16-19页 |
1.3 扭转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3.1 扭转理论研究发展 | 第19-20页 |
1.3.2 桁架结构扭转理论研究发展 | 第20-21页 |
1.3.3 悬索桥计算理论的发展 | 第21-23页 |
1.4 论文的工程背景 | 第23-24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4-25页 |
第2章 板桁结合桥面桁梁扭转试验研究 | 第25-41页 |
2.1 节段模型的设计 | 第25-26页 |
2.2 试验方案 | 第26-30页 |
2.2.1 加载方案的设计 | 第26-29页 |
2.2.2 测点布置 | 第29-30页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2.4 试验的有限元模拟 | 第33-39页 |
2.4.0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2.4.1 有限元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34页 |
2.4.2 有限元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 | 第34-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板桁结合桥面桁梁扭转计算方法研究 | 第41-61页 |
3.1 板桁结合桥面桁梁的扭转研究 | 第41-45页 |
3.1.1 桁架腹杆体系的连续化处理 | 第41-42页 |
3.1.2 桥面系的连续化处理 | 第42-45页 |
3.2 横截面不变形的扭转 | 第45-50页 |
3.2.1 约束扭转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46-50页 |
3.2.2 微分方程的求解 | 第50页 |
3.3 横截面可变形的扭转 | 第50-54页 |
3.3.1 双向反力偶荷载作用下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51-52页 |
3.3.2 纯扭矩荷载与反力偶荷载的叠加 | 第52-54页 |
3.4 实例分析 | 第54-59页 |
3.4.1 桥梁简介 | 第54-55页 |
3.4.2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55-57页 |
3.4.3 有限元法与解析法的对比 | 第57-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悬索桥扭转效应计算 | 第61-76页 |
4.1 悬索桥静力扭转效应理论 | 第61-68页 |
4.1.1 挠度理论的介绍 | 第61-64页 |
4.1.2 横截面不可变形扭转计算 | 第64-67页 |
4.1.3 横截面可变形扭转计算 | 第67-68页 |
4.2 实例分析 | 第68-75页 |
4.2.1 桥梁概况 | 第68-70页 |
4.2.2 挠度理论求解 | 第70-71页 |
4.2.3 有限元法求解 | 第71-7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