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2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21页 |
1.4 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1-22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第23-25页 |
2.1.1 新农村 | 第23-24页 |
2.1.3 居民满意度 | 第24-2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2.2.1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5-26页 |
2.2.2 顾客满意度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第28-42页 |
3.1 假设提出 | 第28-37页 |
3.1.1 经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的研究假设 | 第29页 |
3.1.2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居民满意度的研究假设 | 第29-31页 |
3.1.3 惠农政策与新农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的研究假设 | 第31-32页 |
3.1.4 教育条件与新农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的研究假设 | 第32-33页 |
3.1.5 村级民主与新农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的研究假设 | 第33-34页 |
3.1.6 医疗卫生与新农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的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3.1.7 治安文明与新农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的研究假设 | 第35-36页 |
3.1.8 情感因素与新农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的研究假设 | 第36-37页 |
3.2 理论模型 | 第37-38页 |
3.2.1 关于新农村建设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 第37-38页 |
3.2.2 关于新农村建设居民满意度情感因素的理论模型 | 第38页 |
3.3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 第38-41页 |
3.3.1 问卷设计 | 第38-39页 |
3.3.2 研究样本选择 | 第39-41页 |
3.4 预调查的信效度分析 | 第41-42页 |
3.4.1 信度分析 | 第41页 |
3.4.2 效度分析 | 第41-42页 |
第4章 徐州市新农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结果分析 | 第42-56页 |
4.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2-43页 |
4.2 信度检验 | 第43页 |
4.3 效度分析 | 第43-52页 |
4.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43-48页 |
4.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8-52页 |
4.5 假设检验 | 第52-56页 |
4.5.1 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52-54页 |
4.5.2 居民满意度与情感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54-55页 |
4.5.3 结果讨论 | 第55-56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6-5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5.2 提高新农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的建议 | 第56-58页 |
5.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5.3.1 研究局限 | 第58页 |
5.3.2 后续研究建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