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基本术语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3 复合材料干涉配合连接技术分析 | 第15-16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4.1 复合材料孔周应力分布建模 | 第17-19页 |
1.4.2 复合材料损伤机理研究 | 第19-21页 |
1.4.3 复合材料分层损伤研究 | 第21-23页 |
1.5 论文架构与章节安排 | 第23-2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二章 CFRP干涉域损伤萌生细观机理研究 | 第27-47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CFRP层合板干涉螺接多尺度有限元建模 | 第28-32页 |
2.2.1 细观代表性体积单元建模 | 第29-30页 |
2.2.2 平面挤压宏细观有限元建模 | 第30-31页 |
2.2.3 干涉插钉宏细观有限元建模 | 第31-32页 |
2.3 材料本构和损伤行为建模 | 第32-36页 |
2.3.1 碳纤维损伤响应模型 | 第32-33页 |
2.3.2 树脂基体的损伤萌生和演化规律 | 第33-34页 |
2.3.3 纤维/基体界面内聚力损伤行为 | 第34-36页 |
2.4 CFRP细观损伤萌生机理分析 | 第36-42页 |
2.4.1 平面挤压损伤细观机理分析 | 第36-41页 |
2.4.2 厚向挤压损伤细观机理分析 | 第41-42页 |
2.5 干涉域细观损伤试验研究 | 第42-45页 |
2.5.1 试验件制备 | 第42-44页 |
2.5.2 高锁螺栓干涉插钉试验 | 第44页 |
2.5.3 干涉域细观损伤检测 | 第44-4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干涉量对挤压损伤萌生的作用规律 | 第47-67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干涉域应力场分布建模 | 第48-53页 |
3.2.1 金属螺栓的变形位移 | 第48-49页 |
3.2.2 复合材料板的变形位移 | 第49-52页 |
3.2.3 螺栓-孔壁接触挤压变形分析 | 第52页 |
3.2.4 各单层板干涉域应力分布 | 第52-53页 |
3.3 基于应力场的损伤萌生分析 | 第53-55页 |
3.4 孔周应力和损伤的有限元模拟 | 第55-57页 |
3.5 实例计算 | 第57-64页 |
3.5.1 CFRP层合板孔壁应力分布 | 第57-61页 |
3.5.2 CFRP层合板孔壁挤压损伤 | 第61-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四章 插钉过程干涉域分层损伤萌生研究 | 第67-89页 |
4.1 引言 | 第67-68页 |
4.2 干涉配合螺栓插钉过程分析 | 第68-71页 |
4.3 高锁螺接干涉插钉轴向力建模 | 第71-77页 |
4.3.1 螺栓-孔壁干涉界面摩擦力 | 第71-72页 |
4.3.2 螺栓倒角处接触力 | 第72-74页 |
4.3.3 螺栓插钉轴向力 | 第74-77页 |
4.4 干涉插钉过程分层损伤分析 | 第77-83页 |
4.4.1 分层损伤临界轴向力建模 | 第77-81页 |
4.4.2 插钉过程分层损伤萌生分析 | 第81-83页 |
4.5 基于内聚力单元的分层损伤模拟 | 第83-86页 |
4.6 实例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86-8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CFRP层合板干涉域损伤控制方法 | 第89-101页 |
5.1 引言 | 第89-90页 |
5.2 干涉配合连接损伤工艺控制方法 | 第90-94页 |
5.2.1 径向挤压变形和损伤试验研究 | 第90-93页 |
5.2.2 层间分层损伤工艺控制方法 | 第93-94页 |
5.3 拧紧力矩对损伤扩展演化的抑制作用 | 第94-99页 |
5.3.1 拧紧力矩作用下干涉域应力分布 | 第94-97页 |
5.3.2 拧紧力矩对结构静强度影响规律 | 第97-9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5页 |
6.1 论文研究总结 | 第101-102页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02-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3页 |
附录 | 第113-129页 |
附录A 细观损伤机理有限元分析的用户子程序UMAT | 第113-123页 |
附录B CFRP层合板孔周应力分布求解程序 | 第123-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31-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