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机匣螺栓联接结构及其非线性问题分析 | 第14-23页 |
2.1 螺栓联接安装边结构设计方法 | 第14-16页 |
2.2 螺栓联接机匣典型结构 | 第16页 |
2.3 螺栓联接机匣结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 | 第16-17页 |
2.4 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和求解方法 | 第17-20页 |
2.4.1 非线性分析基本理论 | 第17页 |
2.4.2 非线性有限元基本方程和求解方法 | 第17-20页 |
2.5 接触非线性理论 | 第20-23页 |
2.5.1 接触问题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2.5.2 接触问题分析步骤及设置 | 第21-23页 |
第3章 螺栓联接接触面非线性参数识别研究 | 第23-38页 |
3.1 法兰螺栓联接结构非线性解析模型建立 | 第23-25页 |
3.1.1 法兰螺栓联接结构动力学解析模型建立 | 第23-24页 |
3.1.2 法兰螺栓联接结构非线性动力学解析模型建立 | 第24-25页 |
3.2 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 第25-26页 |
3.2.1 Force State Mapping法原理 | 第25页 |
3.2.2 试验数据时域积分 | 第25-26页 |
3.3 接触面非线性参数试验研究 | 第26-32页 |
3.3.1 试验系统及构建 | 第26-29页 |
3.3.2 试验方法 | 第29-32页 |
3.4 非线性参数识别 | 第32-36页 |
3.4.1 试验信号时域变换 | 第32-35页 |
3.4.2 非线性刚度阻尼系数识别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螺栓联接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建模研究 | 第38-53页 |
4.1 螺栓法兰联接梁非线性建模 | 第38-44页 |
4.1.1 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步骤 | 第38页 |
4.1.2 模型建立 | 第38-42页 |
4.1.3 法兰螺栓结合面接触设置 | 第42-43页 |
4.1.4 螺栓预紧力加载方法 | 第43-44页 |
4.2 法兰螺栓联接静力学分析 | 第44-46页 |
4.2.1 带预紧力的L型螺栓法兰联接模型的接触面分析 | 第44-45页 |
4.2.2 带预紧力的薄壁机匣模型的接触面分析 | 第45-46页 |
4.3 不同摩擦系数下机匣螺栓联接预应力模态分析 | 第46-48页 |
4.4 螺栓预紧力大小对机匣螺栓联接模态的影响 | 第48-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螺栓联接机匣非线性动力学响应分析及模型验证 | 第53-73页 |
5.1 L型螺栓联接梁非线性建模与动力学响应 | 第53-56页 |
5.1.1 L型螺栓联接梁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5.1.2 L型螺栓联接梁的模态分析与动力学响应分析 | 第54-56页 |
5.2 薄壁机匣法兰螺栓联接非线性建模与动力学响应 | 第56-59页 |
5.2.1 薄壁机匣法兰螺栓联接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5.2.2 薄壁机匣法兰螺栓联接的动力学响应分析 | 第57-59页 |
5.3 L型法兰螺栓联接梁非线性模型验证 | 第59-60页 |
5.4 机匣螺栓联接非线性模型验证 | 第60-71页 |
5.4.1 薄壁机匣模态试验 | 第60-66页 |
5.4.2 试验模态与有限元计算模态结果对比分析 | 第66-69页 |
5.4.3 振型相关性分析 | 第69-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