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柱论文

采用高强材料的钢筋混凝土短柱弯剪承载力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0-28页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钢筋混凝土短柱破坏形态第11-14页
    1.3 主要实验研究现状第14-21页
        1.3.1 国外主要实验研究第14-18页
        1.3.2 国内主要实验研究第18-21页
    1.4 主要抗剪理论模型介绍第21-22页
    1.5 我国规范存在的问题第22-26页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26-28页
2 数据库建立及分析第28-50页
    2.1 数据库概括及本文采用数据参数分析第28-31页
    2.2 强度换算第31-33页
    2.3 箍筋对短柱性能的影响第33-44页
        2.3.1 有效箍筋应力对短柱性能的影响第33-37页
        2.3.2 同一箍筋强度下配箍率变化对短柱性能的影响第37-41页
        2.3.3 同一配箍率下箍筋强度变化对短柱性能的影响第41-44页
    2.4 箍筋与纵筋的相互关系区分破坏模式第44-45页
    2.5 轴压比对短柱性能的影响第45-49页
        2.5.1 轴压比对承载能力的影响第46-48页
        2.5.2 轴压比对延性的影响第48-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3 模型化方法研究第50-94页
    3.1 抗弯模型化方法研究第50-59页
        3.1.1 日本叠加法第50-54页
        3.1.2 Mander 考虑约束效应模型第54-56页
        3.1.3 抗弯模型化公式对比分析第56-59页
    3.2 本文所用抗剪模型化公式第59-67页
    3.3 若林南桁架拱模型抗剪研究第67-78页
        3.3.1 梁机制rn-rq 关系第67-69页
        3.3.2 拱机制cn-cq 关系第69-71页
        3.3.3 n-q 相关曲线叠加第71-73页
        3.3.4 若林 南式评价第73-78页
    3.4 若林南式的改进发展——中泽淳、仓本洋改进第78-81页
        3.4.1 不同配箍和混凝土强度组合下南宏一系列公式第78-80页
        3.4.2 总体预测能力比较第80-81页
    3.5 B 法高强箍筋桁架拱变化第81-88页
        3.5.1 箍筋的影响第81-84页
        3.5.2 混凝土的影响第84-86页
        3.5.3 B 法变化规律第86-88页
    3.6 抗剪模型化公式对比分析第88-92页
        3.6.1 各影响因素分析第88-90页
        3.6.2 总体预测结果第90-92页
    3.7 本章小结第92-94页
4 规范方法研究第94-112页
    4.1 本文采用的主要规范方法第94-99页
        4.1.1 各规范抗弯公式第94-96页
        4.1.2 各规范抗剪公式第96-99页
    4.2 对比分析各规范抗弯公式第99-103页
        4.2.1 高轴压比下各抗弯公式对比第99-102页
        4.2.2 高强混凝土下各抗弯公式对比第102-103页
    4.3 对比分析各规范抗剪公式第103-109页
        4.3.1 各规范抗剪公式考虑的影响因素第103-104页
        4.3.2 高强箍筋下各规范抗剪公式对比第104-108页
        4.3.3 高轴压比下各规范抗剪公式对比第108-109页
    4.4 本章小结第109-112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12-114页
    5.1 主要结论第112-113页
    5.2 研究展望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2页
附录第122-145页
    A. Mander 考虑约束效应公式第122-128页
    B. 钢筋混凝土短柱试验数据库第128-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和谐社会视阈下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下一篇:浅谈联合国文件中英语长句的翻译--以《2009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译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