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雕塑论文--雕塑技法论文--各种雕塑法:按材料分论文--其他论文

浅谈佛教类题材的翡翠设计创新尝试--以“睿果”等系列翡翠饰品的设计实践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第7-8页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8页
    1.3 研究路线与方法第8-10页
第二章 中国玉文化与佛文化的关系源远流长第10-22页
    2.1 佛教,融合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有机体第10页
    2.2 玉(翡翠)文化,东方文明中极为炫目的瑰宝第10-13页
    2.3 佛文化是翡翠雕刻表现的永恒主题之一第13-19页
        2.3.1 佛教题材之人物造型第13-17页
        2.3.2 佛教题材之佛手造型第17-18页
        2.3.3 佛教题材之莲花造型第18-19页
    2.4 玉(翡翠)已成为佛教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第19-22页
        2.4.1 玉是佛教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之一第20页
        2.4.2 作为传播载体,玉所特有的优势第20-22页
第三章 翡翠雕刻中的佛教题材创作现状第22-27页
    3.1 现代翡翠雕刻对佛文化的表现以传统居多第22-26页
        3.1.1 涉及的佛教题材范围局限第22-23页
        3.1.2 对佛教造像雕刻的表现过于笼统、墨守成规第23页
        3.1.3 对佛学思想的诠释趋于世俗化第23-24页
        3.1.4 消费市场对佛文化的习惯性认知第24-26页
    3.2 市场与文化的需求,呼唤翡翠设计雕刻的创新尝试第26-27页
第四章 对现代翡翠设计创新方向的探索与思考第27-36页
    4.1 从“空与有”的转化中解读玉石设计的守望与再造第27-31页
        4.1.1“空佛”设计理念突破:佛教中的“空”全新解读第27-28页
        4.1.2“空佛”设计表现突破:对空的全新视觉表达第28-31页
        4.1.3“空佛”系列作品加工工艺过程第31页
    4.2 融汇万物与佛念之间智慧的新文化象征符号第31-34页
        4.2.1“睿果”设计理念:寻找生灵和佛祖精神相连接的智慧符号第31-32页
        4.2.2“睿果”设计表现:传统文化性与视觉图像的有机表达第32-33页
        4.2.3“睿果”系列作品加工工艺过程第33-34页
    4.3 玉雕大师于丰也作品的创意分析第34-36页
第五章 翡翠设计创新实践之后的启示第36-44页
    5.1 佛教文化,从诞生到如今一直在发展变化第36-41页
        5.1.1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内涵在不断地演变第36-37页
        5.1.2 与佛教相关的艺术形象,其造型也在不停地变化、扩展第37-41页
    5.2 尊重佛文化传统、寻求创新路径第41-42页
        5.2.1 创新,从对佛文化理念上的重新解读开始第41-42页
        5.2.2 创新,不是一味的标新立异第42页
    5.3 探索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现代审美的转化第42-44页
        5.3.1 创新设计的表现需要服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第42-43页
        5.3.2 让传统在现代审美的语境中产生新的文化价值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提升价值——大连万达集团吉林市房地产有限公司文化营销实证研究
下一篇:摇滚乐产品平面设计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