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论石涛绘画的笔墨精神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1、研究方法 | 第10页 |
2、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石涛笔墨精神的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一、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理念 | 第12-15页 |
二、石涛及其《画语录》 | 第15-20页 |
1、石涛的绘画思想及书画创作 | 第15-17页 |
2、《画语录》的美学解读 | 第17-18页 |
3、绘画本体论“一画”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石涛笔墨精神的美学内涵 | 第20-28页 |
一、《画语录》——笔墨章 | 第20-23页 |
二、“一画”与笔墨 | 第23-24页 |
三、“蒙养”与“生活” | 第24-28页 |
第四章 石涛笔墨精神的方法论研究 | 第28-45页 |
一、创作主体论 | 第28-31页 |
1、“尊受”论 | 第28-30页 |
2、“远尘”、“脱俗”的审美态度 | 第30-31页 |
二、布局章法论,以山水画为例 | 第31-41页 |
1、山水画的布局章法 | 第32-35页 |
2、山水画的“蹊径” | 第35-38页 |
3、山水画的皴法 | 第38-40页 |
4、山水画的“点” | 第40-41页 |
三、诗书画融合论 | 第41-45页 |
1、书画融合论 | 第42-43页 |
2、诗画融合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石涛笔墨精神的现代意义 | 第45-52页 |
一、借古开今——对传统绘画技法的正确态度 | 第45-47页 |
二、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画的概念变化 | 第47-48页 |
三、笔墨等于零——现当代关于笔墨问题的争论 | 第48-49页 |
四、多元化社会意识下的笔墨精神再认识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