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第一章 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概述 | 第7-12页 |
| 第一节 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联系与区别 | 第7-9页 |
| 一、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的联系 | 第7-8页 |
| 二、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区别 | 第8-9页 |
| 第二节 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模式 | 第9-12页 |
| 一、择一模式 | 第9-10页 |
| 二、替代模式 | 第10页 |
| 三、补充模式 | 第10-11页 |
| 四、兼得模式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我国关于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 | 第12-14页 |
| 第一节 涉及雇主侵权场合下的相关规定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涉及第三者侵权场合下的相关规定 | 第13-14页 |
| 第三章 我国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损害赔偿处理模式的构建 | 第14-25页 |
| 第一节 涉及雇主侵权导致工伤的场合 | 第14-19页 |
| 一、雇主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的工伤——替代模式 | 第14-16页 |
| 二、雇主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况下——补充模式 | 第16-17页 |
| 三、雇主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场合 | 第17-19页 |
| 第二节 涉及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的场合 | 第19-24页 |
| 一、“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兼得模式 | 第20-22页 |
| 二、上下班途中,劳动者发生交通事故,第三者负事故全部、主要或同等责任的——补充模式 | 第22-24页 |
|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结语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