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34页 |
1.1 电化学发光分析基础 | 第10-21页 |
1.1.1 电化学发光的反应步骤 | 第10-11页 |
1.1.2 电化学发光的反应机理 | 第11-13页 |
1.1.3 电化学发光定量分析基础 | 第13-20页 |
1.1.4 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的特点 | 第20-21页 |
1.2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第21-32页 |
1.2.1 电化学发光基因传感器 | 第21-24页 |
1.2.2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 第24-26页 |
1.2.3 电化学发光多肽传感器 | 第26-28页 |
1.2.4 电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 | 第28-32页 |
1.3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2章 检测大肠杆菌的电化学发光多肽传感器的研究 | 第34-56页 |
2.1 引言 | 第34-3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6-40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36-38页 |
2.2.2 电化学发光信号探针的合成 | 第38-39页 |
2.2.3 细菌培养和计数的方法 | 第39页 |
2.2.4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 第39-40页 |
2.2.5 电化学发光和交流阻抗的测量方法 | 第4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5页 |
2.3.1 直接法发光传感器 | 第40-50页 |
2.3.2 夹心法发光传感器 | 第50-55页 |
2.4 结论 | 第55-56页 |
第3章 检测凝血酶的电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的研究 | 第56-72页 |
3.1 引言 | 第56-5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58-59页 |
3.2.2 电化学发光探针的合成 | 第59页 |
3.2.3 电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的制备 | 第59-60页 |
3.2.4 电化学发光检测 | 第6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0-71页 |
3.3.1 电化学发光探针的UV-Vis表征和电化学发光行为 | 第60-62页 |
3.3.2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电化学阻抗谱表征 | 第62-63页 |
3.3.3 辅助探针的作用 | 第63-66页 |
3.3.4 辅助探针的序列和浓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3.3.5 杂交反应时间与孵育时间对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第67-68页 |
3.3.6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特性 | 第68-70页 |
3.3.7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选择性 | 第70-71页 |
3.4 结论 | 第71-72页 |
第4章 检测腺苷的电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的研究 | 第72-86页 |
4.1 引言 | 第72-7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4-76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74页 |
4.2.2 电化学发光探针的合成 | 第74-75页 |
4.2.3 电化学发光探针/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 | 第75页 |
4.2.4 电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 第75-76页 |
4.2.5 电化学发光和交流阻抗测量 | 第76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76-85页 |
4.3.1 电化学发光探针的表征 | 第76-78页 |
4.3.2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阻抗法表征 | 第78-80页 |
4.3.3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 | 第80页 |
4.3.4 单壁碳纳米管的放大作用 | 第80-81页 |
4.3.5 传感器制备条件和测试条件的优化 | 第81-83页 |
4.3.6 电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的性能 | 第83-84页 |
4.3.7 电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的选择性 | 第84-85页 |
4.4 结论 | 第85-8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