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光学系统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激光的传输特性及激光器的选择 | 第15-30页 |
2.1 激光的传播衰减分析 | 第15-17页 |
2.2 地表反射率波谱分析 | 第17-19页 |
2.3 激光器的选择 | 第19-29页 |
2.3.1 激光波长选择 | 第19-21页 |
2.3.2 脉冲能量需求 | 第21-23页 |
2.3.3 激光调Q控制 | 第23-27页 |
2.3.4 重复频率对脉冲能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5 激光器参数要求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光学系统方案 | 第30-45页 |
3.1 光学系统总体框架 | 第30-31页 |
3.2 光束的编码照明及接收模型 | 第31-33页 |
3.3 投影照明和成像接收 | 第33-40页 |
3.3.1 接收镜头口径对探测距离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2 镜头焦距及视场角要求 | 第34-35页 |
3.3.3 镜头分辨率和传感器分辨率分析 | 第35-37页 |
3.3.4 景深要求对镜头参数的影响 | 第37-40页 |
3.3.5 系统镜头参数要求 | 第40页 |
3.4 传感器的光电特性分析 | 第40-44页 |
3.4.1 PIN光电二极管特性 | 第40-41页 |
3.4.2 雪崩光电二极管特性 | 第41-43页 |
3.4.3 PIN与APD特性比较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光学系统关键技术 | 第45-69页 |
4.1 光束整形方法及要求 | 第45-51页 |
4.1.1 光束整形现有方法 | 第45-48页 |
4.1.2 光能量空间分布要求 | 第48-51页 |
4.2 带状光束整形方案 | 第51-65页 |
4.2.1 光束扩束 | 第51-54页 |
4.2.2 圆锥镜的传输特性 | 第54-56页 |
4.2.3 光束带状整形及能量分布分析 | 第56-62页 |
4.2.4 光束带状整形仿真及实验结果 | 第62-65页 |
4.3 光纤传像及耦合 | 第65-68页 |
4.3.1 光纤传像束设计 | 第65-66页 |
4.3.2 耦合透镜对设计 | 第66-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实验 | 第69-78页 |
5.1 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实验系统 | 第69-72页 |
5.2 激光雷达光电性能实验 | 第72-77页 |
5.2.1 目标距离及距离差的测量 | 第72-73页 |
5.2.2 激光编码及脉冲回波信号分析 | 第73-77页 |
5.3 本章小节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8-79页 |
6.2 今后研究方向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