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工具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的创新第12-13页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工具论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第13-24页
    2.1 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性质的常见观点第13-15页
        2.1.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说”第13页
        2.1.2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修养说”第13-14页
        2.1.3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说”第14页
        2.1.4 思想政治教育“工具论说”第14-15页
    2.2 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国家政权稳定的“工具”第15-19页
        2.2.1 国家政权稳定的基本要素第15-17页
        2.2.2 稳定国家政权的主要工具要素第17-19页
    2.3 思想政治教育工具论的概念界定第19-24页
        2.3.1 工具的概念及其一般结构第19-20页
        2.3.2 思想政治教育工具论的理论基础第20-23页
        2.3.3 思想政治教育工具论的定义第23-24页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工具论的结构第24-33页
    3.1 国家为主体的广义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结构第24-28页
        3.1.1 国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实施主体第24-25页
        3.1.2 公民是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的对象客体第25-26页
        3.1.3 广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捍卫国家政权的工具第26页
        3.1.4 培养公民的政治价值观是广义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实施的直接目的第26-28页
    3.2 教师为主体的狭义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结构第28-31页
        3.2.1 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第28页
        3.2.2 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客体第28-29页
        3.2.3 狭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学校培养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工具第29-30页
        3.2.4 塑造学生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实施的直接目的第30-31页
    3.3 国家政权稳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实施的终极目的第31-33页
第4章 工具论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第33-43页
    4.1 确立政治价值观第33-35页
        4.1.1 影响政治态度第33页
        4.1.2 灌输政治价值观第33-34页
        4.1.3 培养政治立场第34-35页
    4.2 传播政治文化第35-38页
        4.2.1 宣传政治文化思想第35-36页
        4.2.2 引导政治文化生活第36-37页
        4.2.3 实现政治文化传承第37-38页
    4.3 抵御其他政治意识形态渗透第38-40页
        4.3.1 意识形态渗透第38页
        4.3.2 对外来意识形态渗透的预防第38-39页
        4.3.3 对外来意识形态渗透的批判第39-40页
    4.4 促进政治发展第40-43页
        4.4.1 树立政治发展的理念第40-41页
        4.4.2 明确政治发展的方向第41-42页
        4.4.3 提供政治发展的精神动力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激光三维成像雷达的高精度数据采集
下一篇: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