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造纸工业论文

瘤胃菌降解造纸废水有机物及污泥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7-3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1.2 造纸废水和污泥来源及性质第19-23页
        1.2.1 造纸废水来源及性质第19-22页
        1.2.2 造纸污泥来源及性质第22-23页
    1.3 造纸废水和污泥厌氧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第23-27页
        1.3.1 造纸废水厌氧处理技术进展第23-26页
        1.3.2 造纸污泥厌氧处理技术进展第26-27页
    1.4 瘤胃微生物组成及其在环保领域应用进展第27-29页
        1.4.1 瘤胃微生物组成第27-28页
        1.4.2 瘤胃菌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进展第28-29页
    1.5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34页
        1.5.1 生物处理造纸中段废水及剩余污泥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1页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1-34页
2 瘤胃菌厌氧处理造纸废水性能研究第34-46页
    2.1 引言第34页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4-38页
        2.2.1 实验用造纸废水第35-36页
        2.2.2 实验用瘤胃液第36-37页
        2.2.3 实验方法第37页
        2.2.4 测定方法第37-38页
    2.3 实验结果第38-44页
        2.3.1 第一批次反应器中VFAs含量变化第38-39页
        2.3.2 第一批次反应器中SCOD浓度变化第39-40页
        2.3.3 第一批次反应器中气体产量变化第40-42页
        2.3.4 第二批次反应器中VFAs含量变化第42-43页
        2.3.5 第二批次反应器中SCOD浓度变化第43页
        2.3.6 第二批次反应器中气体产量变化第43-44页
    2.4 小结第44-46页
3 瘤胃菌水解酸化-好氧MBR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研究第46-65页
    3.1 引言第46-47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7-51页
        3.2.1 实验用造纸废水与瘤胃液第47页
        3.2.2 实验装置第47-49页
        3.2.3 实验方法第49-51页
        3.2.4 测定方法第51页
    3.3 实验结果第51-63页
        3.3.1 水解酸化反应池的启动第51-54页
        3.3.2 水解酸化池对造纸中段废水的处理效能第54-56页
        3.3.3 MBR处理造纸中段废水工艺条件探索第56-61页
        3.3.4 水解酸化-好氧MBR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研究第61-62页
        3.3.5 膜污染及清洗第62-63页
    3.4 小结第63-65页
4 瘤胃菌厌氧消化处理造纸剩余污泥性能研究第65-79页
    4.1 引言第65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5-68页
        4.2.1 实验用造纸剩余污泥第65-66页
        4.2.2 实验用瘤胃液第66页
        4.2.3 实验方法第66-67页
        4.2.4 测定方法第67-68页
    4.3 实验结果第68-78页
        4.3.1 第一批次反应瓶中还原糖产量变化第68-69页
        4.3.2 第一批次反应瓶中VFAs产量变化第69-70页
        4.3.3 第一批次反应瓶中SCOD浓度变化趋势第70-71页
        4.3.4 第一批次反应瓶中产气量变化第71-72页
        4.3.5 第一批次反应瓶中MLVSS去除率第72-73页
        4.3.6 第二批次反应器中还原糖产量变化第73-74页
        4.3.7 第二批次反应器中VFAs产量变化第74-75页
        4.3.8 第二批次反应器中SCOD浓度随时间变化第75-76页
        4.3.9 第二批次反应器中产气量随时间变化第76-77页
        4.3.10 第二批次反应器中MLVSS去除率第77页
        4.3.11 污泥红外特性分析第77-78页
    4.4 小结第78-79页
5 瘤胃菌连续处理造纸污泥工艺及菌群变化研究第79-104页
    5.1 引言第79-80页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80-85页
        5.2.1 实验用造纸剩余污泥第80-82页
        5.2.2 实验用瘤胃液第82页
        5.2.3 实验装置第82-83页
        5.2.4 测定方法第83-85页
        5.2.5 实验方法第85页
    5.3 实验结果第85-103页
        5.3.1 反应池的启动过程研究第85-90页
        5.3.2 反应池连续实验研究第90-99页
        5.3.3 菌群结构变化分析第99-103页
    5.4 小结第103-10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4-107页
    6.1 结论第104-105页
    6.2 创新点第105页
    6.3 展望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6页
作者简介第116页
发表论文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进的无网格法求解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及其在水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下一篇:SI住宅建设过程多主体协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