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一年生禾本科牧草论文

四倍体苏丹草新种质组织结构特性和能源利用潜力初探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 能源植物的定义与特性第13-15页
        1.1 能源植物的定义第13页
        1.2 能源植物的分类第13页
        1.3 影响能源植物品质的因素第13-15页
    2 国内外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2.1 国外能源植物研究进展第15-17页
        2.2 国内能源植物研究进展第17-18页
    3 能源植物的多倍体育种第18-23页
        3.1 常用诱变方法第18-20页
        3.2 异源多倍体化第20页
        3.3 多倍体的特性第20-23页
第二章 苏丹草新种质细胞学特征分析第23-3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1.1 试验地概况第23页
        1.2 试验材料第23-24页
        1.3 试验方法第24-2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6-30页
        2.1 根尖染色体计数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第26-27页
        2.2 叶表皮气孔器特征分析第27-28页
        2.3 叶肉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特征分析第28-30页
    3 讨论第30-31页
    4 结论第31-33页
第三章 四倍体苏丹草新种质茎叶解剖结构特征分析第33-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1.1 试验材料第33页
        1.2 试验方法第33-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38页
        2.1 苏丹草2098、拟高粱、HS、SS2010-2和SS2010-3茎叶显微结构的共同特征第34-36页
        2.2 苏丹草2098和新种质的茎叶解剖结构特征比较第36-38页
    3 讨论第38-39页
    4 结论第39-41页
第四章 四倍体苏丹草新种质能源利用潜力初探第41-4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1.1 试验材料第41页
        1.2 试验方法第41-4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2.1 植株农艺性状特征分析第42-44页
        2.2 单株干物质产量结果分析第44-45页
        2.3 细胞壁化学成分及可利用指数分析第45-46页
    3 讨论第46-47页
    4 结论第47-49页
第五章 综合讨论及结论第49-53页
    1 综合讨论第49-51页
    2 今后研究设想第51页
    3 全文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3页
附录第63-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丙氨酸营养缺陷作为筛选标记的大肠杆菌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
下一篇:拟异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与其共生菌共生专化性、稳定性及其致病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