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公务员生态素养问题研究--以北京市A单位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1.3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相关研究述评第14-20页
        1.2.1 国外研究述评第14-17页
        1.2.2 国内研究述评第17-19页
        1.2.3 文献述评第19-20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1页
        1.3.1 研究思路第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3.3 技术路线第21页
    1.4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第21-22页
    1.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3-35页
    2.1 相关概念第23-29页
        2.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第23-24页
        2.1.2 生态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构成第24-27页
        2.1.3 公务员的内涵及职责第27-28页
        2.1.4 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28-29页
    2.2 理论基础第29-33页
        2.2.1 生态马克思主义第29-30页
        2.2.2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务员的职能界定第30-31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1-32页
        2.2.4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第32-33页
        2.2.5 生态型政府理论第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公务员生态素养现状实证分析——以北京市A单位为例第35-48页
    3.1 A单位简介、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第35-36页
    3.2 问卷设计原则第36-37页
        3.2.1 目标性原则第36页
        3.2.2 便捷性原则第36页
        3.2.3 系统性原则第36-37页
        3.2.4 逻辑性原则第37页
    3.3 北京市A单位公务员生态素养问卷数据分析第37-47页
        3.3.1 基本情况第37-40页
        3.3.2 生态文明知识第40-42页
        3.3.3 生态文明意识第42-44页
        3.3.4 生态文明行为第44-45页
        3.3.5 社会条件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公务员生态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8-59页
    4.1 公务员生态素养存在的问题第48-54页
        4.1.1 生态知识掌握不充分第48-50页
        4.1.2 生态文明意识比较淡薄第50-51页
        4.1.3 生态文明行为滞后第51-52页
        4.1.4 社会条件不完善第52-54页
    4.2 公务员生态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4-58页
        4.2.1 中国生态教育存在缺陷第54-55页
        4.2.2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侵蚀第55-56页
        4.2.3 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认识肤浅第56-57页
        4.2.4 监督机制的缺失第57-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对策建议第59-66页
    5.1 建立系统的生态教育体制第59-61页
        5.1.1 校园生态教育体制建设第59-61页
        5.1.2 职业生态教育体系建设第61页
    5.2 逐步培养公务员生态价值观第61-62页
    5.3 建立和完善相关制约机制第62-65页
        5.3.1 完善政府绩效考评考核体系第62-63页
        5.3.2 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第63-64页
        5.3.3 完善法律监督机制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束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第70-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贫困地区信息扶贫问题研究--以洛宁县为例
下一篇:非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的工商行政管理研究--以丰台工商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