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农村贫困地区信息扶贫问题研究--以洛宁县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1 理论意义第8页
        1.2.2 现实意义第8-9页
    1.3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9-10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9页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9-10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5 相关理论基础第11-12页
    1.6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5页
第二章 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第15-20页
    2.1 2012年以来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政策梳理分析第15-16页
    2.2 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现状第16-17页
        2.2.1 农村互联网发展迅速第16页
        2.2.2 农村网民网络应用娱乐化倾向显著第16-17页
        2.2.3 农村地区广电基本普及第17页
        2.2.4 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初具规模第17页
    2.3 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第17-20页
        2.3.1 农村贫困与信息贫困互为诱因第17-18页
        2.3.2 区域间信息化发展极不平衡第18-19页
        2.3.3 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及应用水平较低第19页
        2.3.4 农村信息化人力资源匮乏第19页
        2.3.5 农村信息化建设合力不够,农民积极性不高第19-20页
第三章 贫困地区信息贫困度测评体系构建第20-27页
    3.1 信息贫困度概念的提出第20-21页
        3.1.1 信息贫困度概念的内涵第20页
        3.1.2 信息贫困度提出的意义第20-21页
    3.2 信息贫困度测评体系的构建第21-27页
        3.2.1 信息贫困度指标选取第21页
        3.2.2 信息贫困度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1-26页
        3.2.3 信息贫困度评测模型的构建第26-27页
第四章 信息贫困度测评体系实证研究第27-41页
    4.1 洛宁县县情简介第27页
    4.2 洛宁县信息贫困度测评第27-30页
    4.3 凋研结果分析第30-37页
    4.4 洛宁县信息贫困度测评结果的问题分析第37-41页
        4.4.1 农村贫困与信息贫困相互影响第37页
        4.4.2 信息化建设环境严重滞后第37-38页
        4.4.3 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第38页
        4.4.4 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第38-41页
第五章 农村贫困地区信息扶贫的对策建议第41-46页
    5.1 改善优化信息化建设环境,积极提升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41-43页
        5.1.1 加强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信息扶贫措施机制第41-42页
        5.1.2 推广新技术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发展能力第42页
        5.1.3 用信息化手段壮大主导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第42-43页
    5.2 健全福农惠农信息服务体系,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第43-44页
        5.2.1 做好新农村规划,加强农村信息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第43页
        5.2.2 加强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第43-44页
        5.2.3 整合优化多方资源,合力消除贫困地区信息贫困第44页
    5.3 加强培训引导,提高农民信息化应用能力第44-46页
        5.3.1 加强教育引导,转变农民发展观念第44页
        5.3.2 培养储备农村信息化人才,提升农民信息化应用能力第44-45页
        5.3.3 统筹协作配合,推动农民自主经营性组织发展壮大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独立学院教务人员心理压力研究--以北京S学院为例
下一篇: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公务员生态素养问题研究--以北京市A单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