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工商行政管理论文

非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的工商行政管理研究--以丰台工商局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1 文献查阅与分析第11-12页
        1.3.2 访谈调研第12页
        1.3.3 比较研究第12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4.1 工商行政管理研究综述第12-13页
        1.4.2 非首都功能疏解研究综述第13-15页
        1.4.3 非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的工商行政管理综述第15-17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第17-25页
    2.1 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概念第17-19页
        2.1.1 首都核心功能与非首都功能第17-18页
        2.1.2 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内容第18-19页
    2.2 工商行政管理的概念第19-22页
        2.2.1 工商行政管理第19页
        2.2.2 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第19页
        2.2.3 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第19-22页
    2.3 工商行政管理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的职能定位第22-25页
        2.3.1 有形市场的疏解第22-23页
        2.3.2 限制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第23-24页
        2.3.3 加强市场准入后的市场监管第24页
        2.3.4 市场培育与市场服务工作第24-25页
第三章 丰台区工商局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的现状及问题第25-43页
    3.1 丰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第25-28页
        3.1.1 丰台区基本状况第25页
        3.1.2 经济发展情况第25-28页
        3.1.3 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第28页
    3.2 丰台工商局概况第28-29页
    3.3 丰台工商管理部门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的工作现状第29-37页
        3.3.1 市场准入第29-33页
        3.3.2 现有有形商品交易市场疏解方面第33-36页
        3.3.3 市场监管第36-37页
    3.4 丰台工商行政管理在进行非首都功能疏解时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剖析第37-43页
        3.4.1 市场经济与政府行为的矛盾第37-38页
        3.4.2 “以业控人”的困境第38-39页
        3.4.3 清理低端业态的误区第39-40页
        3.4.4 严格执行市场准入与无照经营第40页
        3.4.5 市场监管难度加大第40-41页
        3.4.6 市场培育动力不足第41页
        3.4.7 有形市场退出中的问题和困难第41-43页
第四章 对策建议第43-55页
    4.1 明确工商行政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定位第43-44页
    4.2 完善细化市场准入体系第44-45页
        4.2.1 完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第44页
        4.2.2 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的市场准入便利化第44页
        4.2.3 简化非首都功能产业的市场退出的机制第44-45页
    4.3 完善市场监管第45-46页
        4.3.1 由专项治理到常态化的转变第45页
        4.3.2 加强信用监管方面的探索与创新第45-46页
        4.3.3 加强对无照经营的打击力度第46页
    4.4 重点解决有形市场被疏解后的负面影响第46-49页
        4.4.1 合理规划被疏解后的市场空地第46-47页
        4.4.2 引导周边市场及商户填补供给减少第47页
        4.4.3 联合相关部门控制商户回流第47页
        4.4.4 加大执法力度,对可能高发的行为重点查处第47-48页
        4.4.5 适应监管新常态,加大对网络市场的监管第48页
        4.4.6 加强对市场联盟的引导,积极推进市场诚信建设第48-49页
    4.5 创新市场服务形式和内容第49-51页
        4.5.1 信息服务第49页
        4.5.2 商标服务第49-50页
        4.5.3 维权服务第50-51页
        4.5.4 查询服务第51页
    4.6 加强与相关公共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第51-55页
        4.6.1 科学合理划定内部各部门监管职责界限第52页
        4.6.2 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有效衔接第52-53页
        4.6.3 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第53页
        4.6.4 加强京津冀三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作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公务员生态素养问题研究--以北京市A单位为例
下一篇: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候鸟式养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