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前言 | 第8-10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的内容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2 终身监禁的界定 | 第10-21页 |
2.1 终身监禁的立法背景 | 第10-11页 |
2.2 终身监禁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1-14页 |
2.2.1 死刑过重,终身监禁起到了调和作用 | 第11-12页 |
2.2.2 生刑过轻,死缓与无期徒刑制度存有弊端 | 第12-14页 |
2.3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4 我国终身监禁的属性 | 第15页 |
2.5 我国终身监禁的特征 | 第15-19页 |
2.5.1 终身监禁在适用过程中对象的危害性 | 第16-17页 |
2.5.2 终身监禁在适用过程中的严酷性 | 第17-18页 |
2.5.3 终身监禁在适用过程中的极端性 | 第18-19页 |
2.6 对于终身监禁正当性的争论 | 第19-21页 |
2.6.1 对“替代刑”的质疑 | 第19-20页 |
2.6.2 对“终身”的探究 | 第20-21页 |
3 终身监禁的域外经验与本土启示 | 第21-29页 |
3.1 英美的终身监禁制度解析 | 第21-24页 |
3.1.1 英国的“终身拘禁”制度 | 第21-22页 |
3.1.2 美国终身监禁的“两分法” | 第22-24页 |
3.2 欧陆的终身监禁制度介析 | 第24-27页 |
3.2.1 德国的终身监禁 | 第24-25页 |
3.2.2 俄罗斯的终身监禁制度 | 第25-26页 |
3.2.3 日本的终身监禁制度 | 第26-27页 |
3.3 域外终身监禁制度的本土启示 | 第27-29页 |
4 我国终身监禁的立法问题及其完善 | 第29-34页 |
4.1 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时间 | 第29-30页 |
4.2 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对象 | 第30页 |
4.3 终身监禁中的数罪并罚问题 | 第30-31页 |
4.4 终身监禁的消灭制度探析 | 第31-32页 |
4.5 终身监禁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2-34页 |
4.5.1 将终身监禁提升至总则的地位 | 第32页 |
4.5.2 处理好终身监禁与相关法律条文之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4.5.3 科学限定终身监禁的范围 | 第33页 |
4.5.4 将终身监禁的适用扩展至无期徒刑 | 第33-34页 |
5 我国终身监禁的司法适用问题及其完善 | 第34-39页 |
5.1 终身监禁在我国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4-36页 |
5.1.1 终身监禁在溯及性案件中的适用缺陷 | 第34-35页 |
5.1.2 法官规避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 第35-36页 |
5.2 终身监禁在我国司法适用中的完善 | 第36-39页 |
5.2.1 对死刑立即执行和终身监禁做数额、情节上的区分 | 第36-37页 |
5.2.2 加强对终身监禁的检查监督 | 第37-38页 |
5.2.3 完善终身监禁的对象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