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金水区农民工法律援助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9-18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文献评述 | 第12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7页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7页 |
1.4.2 调查问卷法 | 第17页 |
1.4.3 实证研究法 | 第17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农民工法律援助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18-26页 |
2.1 基于需求层面农民工法律援助现状调查 | 第18-21页 |
2.1.1 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 | 第18-19页 |
2.1.2 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不强 | 第19-20页 |
2.1.3 农民工法律援助不到位 | 第20-21页 |
2.2 基于供给层面农民工法律援助现状调查 | 第21-24页 |
2.2.1 农民工法律援助主要涉及讨薪案件 | 第22页 |
2.2.2 农民工法律维权途径不畅 | 第22-24页 |
2.3 基于现实层面农民工法律援助现状调查 | 第24-26页 |
2.3.1 案多人少,办案力量不足 | 第24页 |
2.3.2 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农民工维权协作机制 | 第24-26页 |
3 农民工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 | 第26-36页 |
3.1 劳动违法现象突出 | 第26-28页 |
3.1.1 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 | 第26页 |
3.1.2 拖欠和克扣工资现象依然严重 | 第26-27页 |
3.1.3 工作条件差,劳动保护安全问题多 | 第27页 |
3.1.4 参加社会保险少,生病就医难 | 第27页 |
3.1.5 劳动时间长,休息权受到侵害 | 第27-28页 |
3.2 农民工维权成本高 | 第28-32页 |
3.2.1 劳动仲裁增加了农民工维权的复杂性 | 第28-30页 |
3.2.2 农民工维权执行难 | 第30页 |
3.2.3 申请工伤保险待遇程序复杂 | 第30-32页 |
3.2.4 维权成本高,承担费用多 | 第32页 |
3.3 农民工法律援助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 第32-34页 |
3.3.1 法律援助机构人员不足 | 第32-33页 |
3.3.2 农民工法律援助宣传力度不够 | 第33页 |
3.3.3 农民工自身素质不强 | 第33页 |
3.3.4 法律援助部门配合不够到位 | 第33-34页 |
3.4 农民工法律援助渠道不畅通 | 第34-35页 |
3.4.1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4页 |
3.4.2 政府管理执法不到位 | 第34-35页 |
3.4.3 法律援助条例的条款过于原则 | 第35页 |
3.5 农民工法律援助经费无法保障 | 第35-36页 |
4 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对策 | 第36-46页 |
4.1 建立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 | 第36-37页 |
4.1.1 建立农民工维权组织 | 第36页 |
4.1.2 畅通农民工利益表达渠道 | 第36-37页 |
4.1.3 加大对违法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 | 第37页 |
4.2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司法保护机制 | 第37-38页 |
4.2.1 改革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 第37-38页 |
4.2.2 简化农民工法律援助办理程序 | 第38页 |
4.2.3 协助农民工执行法律援助案件 | 第38页 |
4.3 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保障机制 | 第38-41页 |
4.3.1 健全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律师服务体系 | 第38-39页 |
4.3.2 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宣传长效机制 | 第39-40页 |
4.3.3 健全农民工法律援助协作配合机制 | 第40-41页 |
4.4 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渠道 | 第41-44页 |
4.4.1 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相关法律、法规 | 第41-43页 |
4.4.2 赋予农民工争议解决路径选择权 | 第43-44页 |
4.5 保障农民工法律援助经费 | 第44-46页 |
4.5.1 政府拨付 | 第44-45页 |
4.5.2 社会捐赠 | 第45页 |
4.5.3 行业奉献 | 第45-4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46页 |
5.2 进一步的工作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