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证研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第18-23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20页
        2.1.1 国防生第18页
        2.1.2 思想政治教育第18页
        2.1.3 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18-20页
    2.2 相关理论依据第20-22页
        2.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20页
        2.2.2 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原理第20-21页
        2.2.3 习近平主席关于军队政治工作建设指示第21-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第23-40页
    3.1 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3-35页
        3.1.1 问卷调查情况简介第23-24页
        3.1.2 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分析第24-35页
            3.1.2.1 政治观念现状第24-28页
            3.1.2.2 价值观念现状第28-30页
            3.1.2.3 纪律观念现状第30-31页
            3.1.2.4 心理素质现状第31-33页
            3.1.2.5 国防和军人意识现状第33-35页
    3.2 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问题成因分析第35-39页
        3.2.1 社会因素的影响第35-36页
            3.2.1.1 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第35-36页
            3.2.1.2 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第36页
        3.2.2 院校因素的影响第36-38页
            3.2.2.1 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第36-37页
            3.2.2.2 教育教学方法不科学第37-38页
            3.2.2.3 校园环境过于宽松第38页
        3.2.3 家庭因素的影响第38-39页
        3.2.4 个人因素的影响第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加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构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第40-56页
    4.1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分析第40-43页
        4.1.1 丰富的教育途径第40-41页
        4.1.2 健全的组织制度模式第41-42页
        4.1.3 完善的评价反馈系统第42-43页
    4.2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第43-55页
        4.2.1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第43-45页
            4.2.1.1 总体目标第44页
            4.2.1.2 阶段目标第44-45页
        4.2.2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理念第45页
        4.2.3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原则第45-46页
            4.2.3.1 时代性原则第45-46页
            4.2.3.2 主体性原则第46页
            4.2.3.3 实效性原则第46页
            4.2.3.4 借鉴性原则第46页
        4.2.4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第46-51页
            4.2.4.1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第46-47页
            4.2.4.2 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基础第47-48页
            4.2.4.3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第48页
            4.2.4.4 以理论教学课堂与实践活动为载体第48-49页
            4.2.4.5 以网络教学为辅助第49-50页
            4.2.4.6 以军政训练为支撑第50页
            4.2.4.7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第50-51页
            4.2.4.8 以评价反馈为过程控制第51页
        4.2.5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教育内容第51-55页
            4.2.5.1 理想信念教育第51-52页
            4.2.5.2 爱国主义教育第52-53页
            4.2.5.3 军人道德教育第53-54页
            4.2.5.4 军人职业荣誉感教育第54页
            4.2.5.5 心理健康教育第54-55页
    4.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第62-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新常态下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现实价值研究
下一篇:理工科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