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概念界定 | 第8-9页 |
1.1.1 互联网+艺术 | 第8页 |
1.1.2 艺术频道 | 第8-9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2.1 文化产业发展 | 第9-10页 |
1.2.2“互联网+”战略实施 | 第10-11页 |
1.2.3 收藏兴盛与收藏群体壮大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文献 | 第13页 |
1.3.2 国内文献 | 第13-14页 |
1.3.3 总结 | 第14-15页 |
1.4 选题意义 | 第15-17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15-17页 |
第2章“互联网+艺术”发展现状 | 第17-27页 |
2.1“互联网+艺术”发展状况 | 第17-18页 |
2.1.1“互联网+艺术”的由来 | 第17页 |
2.1.2“互联网+艺术”的发展路径 | 第17-18页 |
2.2 互联网时代艺术品交易模式 | 第18-23页 |
2.2.1 艺术品网络交易 | 第19-22页 |
2.2.2 艺术品网络交易的弊端 | 第22-23页 |
2.3 艺术品电商专业服务性有待提升 | 第23-27页 |
2.3.1 行业内的人才缺失 | 第24页 |
2.3.2 艺术品电商待破局 | 第24-27页 |
第3章 地方网络媒体的艺术频道 | 第27-33页 |
3.1 地方网络媒体特点与功能 | 第27-28页 |
3.2 地方网络媒体艺术频道现状概述 | 第28-31页 |
3.2.1 各地网络媒体艺术频道开设状况 | 第28-30页 |
3.2.2 各地网络媒体艺术频道特点概括 | 第30-31页 |
3.3 地方网络媒体艺术频道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 第31-33页 |
3.3.1 地方网络媒体与频道相辅相成 | 第31页 |
3.3.2 权威媒体支撑与生俱来的优势 | 第31-32页 |
3.3.3 频道传递的文化价值无可比拟 | 第32页 |
3.3.4 借助“互联网+”飞扬本土艺术 | 第32-33页 |
第4章 中国江西网艺术频道分析 | 第33-42页 |
4.1 中国江西网艺术频道简介 | 第33页 |
4.2 中国江西网艺术频道频道栏目设置 | 第33-34页 |
4.2.1 栏目信息多转载 | 第33-34页 |
4.2.2 栏目设置较齐全 | 第34页 |
4.3 中国江西网艺术频道版面语言分析 | 第34-37页 |
4.3.1 布局结构 | 第35-37页 |
4.3.2 版面颜色 | 第37页 |
4.4 中国江西网艺术频道信息题材、体裁与更新频率 | 第37-39页 |
4.4.1 信息题材 | 第37-38页 |
4.4.2 宣传体裁 | 第38页 |
4.4.3 更新频率 | 第38-39页 |
4.5 中国江西网艺术频道采写机制影响 | 第39-42页 |
4.5.1 专业采编人才不足 | 第39-40页 |
4.5.2 采编合一与编签分离影响时效性 | 第40-41页 |
4.5.3 信息源重省会轻地市 | 第41-42页 |
第5章 中国江西网艺术频道盈利模式 | 第42-48页 |
5.1 信息服务 | 第42-45页 |
5.1.1 艺术活动采编 | 第42-43页 |
5.1.2 艺术人物专访 | 第43页 |
5.1.3 全艺术数据库 | 第43-45页 |
5.2 初尝电商 | 第45-46页 |
5.3 积极策展 | 第46-48页 |
5.3.1 廉洁红谷滩·廉政书画作品征集展 | 第46-47页 |
5.3.2“洪大杯”——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书画大赛 | 第47-48页 |
第6章 地方网络媒体艺术频道发展对策建议 | 第48-53页 |
6.1 内化生力 | 第48-51页 |
6.1.1 搭建权威媒体宣传阵地 | 第48页 |
6.1.2 建立完善艺术微拍机制 | 第48-49页 |
6.1.3 主动策划展览艺术活动 | 第49页 |
6.1.4 搭建电商平台做好引流 | 第49-50页 |
6.1.5 注重并开发艺术衍生品 | 第50-51页 |
6.1.6 提升素养优化人才队伍 | 第51页 |
6.2 外力助长 | 第51-53页 |
6.2.1 对外树立行业权威标杆 | 第51-52页 |
6.2.2 加强自上而下行政统筹 | 第52-5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7.1 结论 | 第53页 |
7.2 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