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异噁唑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免疫抑制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缩写一览表第11-13页
1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8页
        1.1.1 免疫抑制剂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1.2 mTOR信号通路与免疫抑制剂的联系第15-16页
        1.1.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第16-18页
    1.2 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8-19页
        1.2.1 实验方法第18-19页
        1.2.2 技术路线第19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9-21页
2 异噁唑酰胺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第21-37页
    2.1 异噁唑酰胺类衍生物的设计第21-23页
        2.1.1 实验方法第21-22页
        2.1.2 实验结果第22-23页
    2.2 异噁唑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第23-37页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23-24页
        2.2.2 合成路线及原理第24-27页
        2.2.3 实验中无水试剂的处理第27页
        2.2.4 目标化合物的化学合成第27-34页
        2.2.5 结果与讨论第34-37页
3 异噁唑酰胺类衍生物的活性测定第37-47页
    3.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37-38页
        3.1.1 主要实验试剂第37页
        3.1.2 主要实验器材第37-38页
    3.2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8页
    3.3 实验方法第38-41页
        3.3.1 Jurkat细胞的培养第38-39页
        3.3.2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第39-40页
        3.3.3 细胞计数第40页
        3.3.4 化合物的活性测定第40-41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1-47页
        3.4.1 化合物对Jurkat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测定结果及讨论第41-46页
        3.4.2 化合物对BALB/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活性测定结果及讨论第46-47页
4 异噁唑酰胺类衍生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第47-59页
    4.1 基于 3D-QSAR研究构效关系第47-55页
        4.1.1 化合物分子的结构优化第47-48页
        4.1.2 化合物的 3D-QSAR建模第48-49页
        4.1.3 叠合场选择与活性预测第49-53页
        4.1.4 CoMFA与CoMSIA模型三维等势图结果及分析第53-55页
    4.2 化合物与受体蛋白的分子对接研究第55-59页
5 全文总结第59-61页
    5.1 课题概述第59页
    5.2 课题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59-61页
致谢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第67-83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筛选及抗肺癌作用研究
下一篇:794ap(昔美酸沙美特罗)改善胰岛素抵抗机制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