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刺山柑果实提取物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英文缩写说明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网络药理学介绍 | 第11-13页 |
1.1.1 前言 | 第11-12页 |
1.1.2 网络药理学简介 | 第12-13页 |
1.1.3 小结 | 第13页 |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的概述 | 第13-21页 |
1.2.1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念 | 第13-15页 |
1.2.2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变化 | 第15-16页 |
1.2.3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 | 第16-18页 |
1.2.4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 | 第18-20页 |
1.2.5 小结 | 第20-21页 |
1.3 工作基础 | 第21-26页 |
1.3.1 刺山柑研究概况 | 第21页 |
1.3.2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性部位确定 | 第21-22页 |
1.3.3 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22-23页 |
1.3.4 活性部位有效组分的研究 | 第23-25页 |
1.3.5 小结 | 第25-26页 |
第2章 刺山柑果实活性部位网络药理学研究 | 第26-91页 |
2.1 前言 | 第26页 |
2.2 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2.3 软件与数据库 | 第27页 |
2.3.1 软件 | 第27页 |
2.3.2 数据库 | 第27页 |
2.4 化合物的选择 | 第27-29页 |
2.5 刺山柑果实活性部位抗RA相关靶点筛选 | 第29页 |
2.6 刺山柑果实活性部位抗RA相关基因查找 | 第29-32页 |
2.7 刺山柑果实活性部位抗RA相关通路富集 | 第32-34页 |
2.7.1 RA通路分类 | 第32-34页 |
2.8 网络的构建和分析 | 第34-75页 |
2.8.1 化合物银杏黄素网络图分析 | 第35-47页 |
2.8.2 化合物吲哚3甲醛网络图分析 | 第47-60页 |
2.8.3 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网络图分析 | 第60-72页 |
2.8.4 活性部位网络图分析 | 第72-75页 |
2.9 生物学验证 | 第75-89页 |
2.9.1 研发现状 | 第76-84页 |
2.9.2 实验验证 | 第84-89页 |
2.10 小结 | 第89-91页 |
第3章 全文总结 | 第91-93页 |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申请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