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英文缩写说明 | 第13-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26页 |
1.1 药物诱导肝损伤 | 第18页 |
1.2 MICRORNAS | 第18-19页 |
1.3 MIRNAS在DILI中的作用 | 第19-22页 |
1.3.1 miRNAs表达变化的研究 | 第19-20页 |
1.3.2 miRNAs机制研究 | 第20-22页 |
1.4 立题依据 | 第22-23页 |
1.5 参考文献 | 第23-26页 |
第2章 建立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 | 第26-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1 实验细胞 | 第26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6-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2.1 细胞培养 | 第27-28页 |
2.2.2 CCK-8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第28页 |
2.2.3 细胞上清生化指标的检测 | 第28页 |
2.2.4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8-32页 |
2.3.1 APAP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 第28-29页 |
2.3.2 不同浓度对乙酰氨基酚对HepG2细胞上清生化指标活性的影响 | 第29-32页 |
2.4 讨论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页 |
2.6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第3章 MIRNA-122 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体外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 第34-4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3.1.1 实验细胞 | 第34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3.1.3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3.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4-3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3.2.1 给药 | 第35页 |
3.2.2 细胞内总RNA的提取 | 第35-36页 |
3.2.3 RNA浓度及质量检测 | 第36页 |
3.2.4 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 | 第36页 |
3.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6-37页 |
3.2.6 细胞转染 | 第37-38页 |
3.2.7 细胞增殖-毒性检测 | 第38页 |
3.2.8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8-44页 |
3.3.1 不同浓度APAP处理不同时间对HepG2细胞内miRNA-122 表达影响 | 第38-40页 |
3.3.2 miRNA-122 高表达对HepG2细胞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3 miRNA-122 过表达对APAP诱导的HepG2细胞损伤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4 miRNA-122 沉默对APAP诱导的HepG2细胞损伤的影响 | 第42-44页 |
3.4 实验讨论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6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第4章 MIRNA-122 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大鼠体内肝损伤中的作用 | 第48-56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4.1.1 实验动物 | 第48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48页 |
4.1.3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4.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8-4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4.2.1 雄性SD大鼠肝脏内miRNA-122 低表达模型的建立 | 第49页 |
4.2.2 miRNA-122 异常表达对APAP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 第49页 |
4.2.3 组织总RNA的提取 | 第49-50页 |
4.2.4 RNA浓度及质量检测 | 第50页 |
4.2.5 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 | 第50页 |
4.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50页 |
4.2.7 临床生化指标的检测 | 第50页 |
4.2.8 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 第50页 |
4.2.9 数据处理 | 第50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0-53页 |
4.3.1 连续三天尾静脉注射LNA-antimiRNA-122 后对大鼠肝脏内miRNA-122 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2 miRNA-122 沉默对APAP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血液生化指标ALT、AST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3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 第52-53页 |
4.4 讨论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页 |
4.6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第5章 MIRNA-122 在APAP诱导肝损伤作用中的潜在分子机制研究 | 第56-64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5.1.1 实验细胞 | 第56页 |
5.1.2 主要试剂 | 第56页 |
5.1.3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5.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6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5.2.1 给药 | 第56页 |
5.2.2 细胞总RNA提取 | 第56页 |
5.2.3 RNA浓度及质量检测 | 第56页 |
5.2.4 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 | 第56-57页 |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57-58页 |
5.2.6 细胞转染 | 第58页 |
5.2.7 数据处理 | 第58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58-60页 |
5.3.1 miRNA-122 靶基因的筛选 | 第58页 |
5.3.2 miRNA-122 在APAP诱导肝损伤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研究 | 第58-59页 |
5.3.3 高表达miRNA-122 对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59-60页 |
5.4 实验讨论 | 第60-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页 |
5.6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全文总结 | 第64-66页 |
创新性分析 | 第66-68页 |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申请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