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地方政府治理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2 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框架与可能的创新 | 第15-16页 |
1.4.1 基本框架 | 第15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地方政府治理与大数据技术的核心概念、基础理论 | 第16-19页 |
2.1 地方政府治理与大数据技术的核心概念 | 第16-17页 |
2.1.1 地方政府治理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大数据技术的相关概念 | 第17页 |
2.2 大数据技术与地方政府治理的基础理论 | 第17-19页 |
2.2.1 治理相关基础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开放型政府理论 | 第18-19页 |
3 国外地方政府治理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实践与经验反思 | 第19-24页 |
3.1 国外地方政府治理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实践 | 第19-21页 |
3.1.1 美国地方政府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实践 | 第19-20页 |
3.1.2 英国地方政府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实践 | 第20页 |
3.1.3 日本地方政府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实践 | 第20-21页 |
3.2 国外地方政府治理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经验反思 | 第21-24页 |
3.2.1 战略上高度重视,精心布局 | 第21-22页 |
3.2.2 治理中上下联动,多元参与 | 第22页 |
3.2.3 吸取国外的教训,理性反思 | 第22-24页 |
4 国内地方政府治理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相关政策与实践现状 | 第24-32页 |
4.1 国内地方政府政策布局的比较 | 第24-25页 |
4.2 地方政府治理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实践经验 | 第25-27页 |
4.2.1 城市治理精细化:广州以大数据为着力点推进城市治理 | 第25-26页 |
4.2.2 便民服务智慧化:北京以大数据为依托服务社会民生 | 第26页 |
4.2.3 供给侧改革红利化:贵州以大数据资源为突破点带动产业发展 | 第26-27页 |
4.2.4 应急管理高效化:重庆以大数据技术为支点助力应急管理 | 第27页 |
4.3 地方政府治理运用大数据技术不足的表现 | 第27-29页 |
4.3.1 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数据孤岛现象 | 第27-28页 |
4.3.2 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平台建设滞后 | 第28页 |
4.3.3 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数据资源闲置 | 第28-29页 |
4.3.4 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数据安全漏洞 | 第29页 |
4.4 地方政府治理运用大数据技术不足的的原因 | 第29-32页 |
4.4.1 地方政府治理思维狭隘 | 第29-30页 |
4.4.2 地方政府共享数据制度缺位 | 第30-31页 |
4.4.3 地方政府数据安全保障匮乏 | 第31-32页 |
5 地方政府治理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对策 | 第32-40页 |
5.1 思维层面:树立地方政府治理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思维 | 第32-35页 |
5.1.1 治理思维再造由封闭到开放 | 第32-33页 |
5.1.2 治理角色变革由管理到服务 | 第33-34页 |
5.1.3 领导干部树立“循数治理”思维 | 第34-35页 |
5.2 技术层面:拓展地方政府治理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 | 第35-38页 |
5.2.1 大数据采集技术推动政务信息的存储数据化 | 第35-36页 |
5.2.2 大数据分析技术促进政务数据的自动流程化 | 第36-37页 |
5.2.3 大数据挖掘技术再造政务数据的跨界融合化 | 第37-38页 |
5.3 制度层面:健全地方政府治理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制度 | 第38-40页 |
5.3.1 以制度规范数据管理法治化,保障数据隐私安全性 | 第38-39页 |
5.3.2 以制度推进数据公开共享,实现地方数据互联互通 | 第39-40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0-41页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0页 |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