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就业指导的含义 | 第8页 |
2、就业指导的意义 | 第8-9页 |
3、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理论探索与实践亟待深入 | 第9页 |
(二) 国内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国内高校就业指导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对研究发展趋势的判断 | 第11-12页 |
(四) 研究目标、思路及方法 | 第12-14页 |
1、研究目标 | 第12页 |
2、研究内容 | 第12页 |
3、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4-18页 |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16页 |
1、就业指导定位不准 | 第14页 |
2、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不高 | 第14页 |
3、就业指导内容单一 | 第14-15页 |
4、就业指导手段、方法简单 | 第15页 |
5、与学生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 第15-16页 |
(二)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6-18页 |
1、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起步较晚 | 第16页 |
2、就业主管部门政策导向的偏差 | 第16页 |
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专业化建设步伐缓慢 | 第16页 |
4、高职院校办学独立性欠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英、美、日职业院校就业指导经验借鉴 | 第18-22页 |
(一) 英、美、日职业院校就业指导主要做法 | 第18-19页 |
1、美国职业院校的"职业辅导" | 第18页 |
2、日本职业院校的"生涯教育" | 第18页 |
3、英、美、日职业院校就业指导特点 | 第18-19页 |
(二) 英、美、日职业院校就业指导给我们的启示 | 第19-22页 |
1、立足生涯教育,关注学生职业发展 | 第19-20页 |
2、提高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素质,进行职业辅导 | 第20页 |
3、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 第20页 |
4、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 第20-21页 |
5、运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就业指导,加快信息化建设 | 第21页 |
6、就业指导内容多样化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改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思考 | 第22-37页 |
(一)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目标定位 | 第22-23页 |
1、形成职业的自我概念 | 第22页 |
2、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素质 | 第22页 |
3、实现整个职业生涯的选择指导 | 第22-23页 |
(二)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建设 | 第23-25页 |
1、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机构 | 第23-24页 |
2、完善就业指导人员选聘机制 | 第24页 |
3、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养 | 第24-25页 |
4、健全就业指导人员管理制度 | 第25页 |
5、完善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机制 | 第25页 |
(三) 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 | 第25-26页 |
1、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 第25-26页 |
2、实施院、系就业指导工作目标管理 | 第26页 |
3、完善就业指导工作考核、奖惩制度 | 第26页 |
(四) 丰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容 | 第26-32页 |
1、开展就业观教育 | 第26-27页 |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第27-29页 |
3、完善就业政策、择业技巧教育 | 第29-30页 |
4、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 | 第30-32页 |
(五) 拓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 第32-37页 |
1、构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 第32-33页 |
2、加强就业指导第二课堂活动 | 第33页 |
3、提高就业指导社会化程度 | 第33页 |
4、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 第33-35页 |
5、加快就业指导信息化建设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