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24-25页 |
1 绪论 | 第25-50页 |
1.1 超级电容器概述 | 第25-28页 |
1.2 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制及分类 | 第28-33页 |
1.2.1 双电层电容器 | 第28-30页 |
1.2.2 赝电容超级电容器 | 第30-32页 |
1.2.3 混合超级电容器 | 第32-33页 |
1.3 炭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33-35页 |
1.3.1 常见炭材料 | 第33-35页 |
1.3.2 炭基电极材料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35页 |
1.4 赝电容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35-45页 |
1.4.1 导电聚合物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第36页 |
1.4.2 过渡金属化合物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第36-41页 |
1.4.3 多组分复合电极材料的选控制备及电容性能 | 第41-45页 |
1.5 超级电容器用新型电极材料的设计 | 第45-49页 |
1.5.1 整体式集成电极 | 第45-47页 |
1.5.2 混合超级电容器体系电极 | 第47-49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工作内容 | 第49-50页 |
2 实验部分 | 第50-57页 |
2.1 实验所用试剂与原料 | 第50-51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51-52页 |
2.3 表征方法 | 第52-54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52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52页 |
2.3.3 粉末X射线衍射 | 第52页 |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52-53页 |
2.3.5 拉曼光谱 | 第53页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53页 |
2.3.7 氮气物理吸脱附 | 第53-54页 |
2.3.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 第54页 |
2.3.9 热重分析 | 第54页 |
2.3.10 Zeta电位 | 第54页 |
2.4 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组装与测试 | 第54-57页 |
2.4.1 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与组装 | 第54-55页 |
2.4.2 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测试与性能评价 | 第55-57页 |
3 纳米结构碳耦合NiCoAl-LDH纳米片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57-75页 |
3.1 引言 | 第57-5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8-59页 |
3.2.1 功能化CNT和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58页 |
3.2.2 CNT耦合NiCoAl-LDH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8页 |
3.2.3 多尺度碳耦合NiCoAl-LDH纳米片的制备 | 第58-59页 |
3.3 NiCoAl-LDH纳米片/CNT复合材料的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 | 第59-63页 |
3.4 NiCoAl-LDH纳米片/CNT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63-64页 |
3.5 多尺度碳耦合NiCoAl-LDH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质 | 第64-71页 |
3.6 影响NiCoAl-LDH纳米片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参数 | 第71-7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4 NiCo-CH纳米线耦合NiCoAl-LDH纳米片三维多孔电极在柔性石墨纸上的原位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75-93页 |
4.1 引言 | 第7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5-76页 |
4.2.1 AlOOH溶胶的制备 | 第75-76页 |
4.2.2 NiCoAl-LDH纳米片在石墨纸上的原位制备 | 第76页 |
4.2.3 NiCo-CH纳米线耦合NiCoAl-LDH纳米片在石墨纸上的原位制备 | 第76页 |
4.3 NiCoAl-LDH纳米片/NiCo-CH纳米线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 第76-85页 |
4.4 NiCoAl-LDH纳米片/NiCo-CH纳米线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85-87页 |
4.5 NiCoAl-LDH纳米片/NiCo-CH纳米线//AC混合超级电容器性能探究 | 第87-9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5 GO诱导的NiCo-CH纳米线整体性复合膜的超快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93-108页 |
5.1 引言 | 第93-9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4页 |
5.2.1 功能化CNT和GO的制备 | 第94页 |
5.2.2 GO诱导的NiCo-CH纳米线整体性复合膜的超快制备 | 第94页 |
5.2.3 CNT耦合GO诱导的NiCo-CH纳米线整体性复合膜的制备 | 第94页 |
5.3 GO诱导的NiCo-CH纳米线整体性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质 | 第94-103页 |
5.4 GO诱导的NiCo-CH纳米线整体性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 | 第103-105页 |
5.5 面积密度对G-CH整体性复合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6 边缘高活性的NiCo硫化物耦合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108-131页 |
6.1 引言 | 第108-109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09-110页 |
6.2.1 GO的制备 | 第109页 |
6.2.2 NiCo-CH纳米线/石墨烯前驱体的制备 | 第109页 |
6.2.3 边缘高活性的NiCo硫化物耦合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09页 |
6.2.4 块体NiCo硫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09-110页 |
6.2.5 二维多孔碳纳米片的制备 | 第110页 |
6.3 边缘高活性NiCo硫化物耦合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 第110-120页 |
6.4 边缘高活性NiCo硫化物耦合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120-124页 |
6.5 边缘位效应对NiCo硫化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24-126页 |
6.6 边缘高活性NiCo硫化物耦合石墨烯复合材料//二维多孔碳片混合超级电容器性能探究 | 第126-130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7 聚苯胺耦合超薄NiCo_2O_4纳米片在石墨烯表面的垂直生长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131-152页 |
7.1 引言 | 第131-132页 |
7.2 实验部分 | 第132页 |
7.2.1 GO的制备 | 第132页 |
7.2.2 PANI在GO表面的原位聚合 | 第132页 |
7.2.3 PANI耦合超薄NiCo_2O_4纳米片在石墨烯表面的原位制备 | 第132页 |
7.2.4 NiCo_2O_4纳米片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32页 |
7.3 PANI耦合超薄NiCo_2O_4纳米片/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 第132-142页 |
7.4 PANI/石墨烯与超薄NiCo_2O_4纳米片耦合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142-146页 |
7.5 PANI耦合超薄NiCo_2O_4纳米片/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146-150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50-152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52-155页 |
8.1 结论 | 第152-153页 |
8.2 创新点 | 第153-154页 |
8.3 展望 | 第154-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69-174页 |
致谢 | 第174-176页 |
作者简介 | 第176-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