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8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及评述 | 第20-44页 |
2.1 企业家精神的概念和相关研究 | 第20-31页 |
2.1.1 企业家的概念 | 第20-22页 |
2.1.2 企业家精神的概念 | 第22-24页 |
2.1.3 多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 | 第24-30页 |
2.1.4 企业家精神的度量 | 第30-31页 |
2.2 区域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31-37页 |
2.3 区域企业家精神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 | 第37-41页 |
2.4 区域企业家精神公共政策的相关研究 | 第41-42页 |
2.5 研究评述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区域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来自省级层面的证据 | 第44-58页 |
3.1 引言 | 第44-47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47-50页 |
3.3 研究设计 | 第50-53页 |
3.3.1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第50-52页 |
3.3.2 模型设定 | 第52-53页 |
3.4 基本回归结果 | 第53-55页 |
3.5 稳健性检验 | 第55-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区域企业家精神的空间溢出效应 | 第58-74页 |
4.1 引言 | 第58-59页 |
4.2 空间计量方法 | 第59-63页 |
4.3 中国省域企业家精神的空间相关性 | 第63-66页 |
4.4 空间溢出效应的模型设定 | 第66-68页 |
4.5 中国省域企业家精神的空间溢出效应 | 第68-73页 |
4.5.1 数据来源 | 第68-69页 |
4.5.2 变量选取 | 第69-70页 |
4.5.3 计量结果分析 | 第70-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市场化进程、区域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 | 第74-88页 |
5.1 引言 | 第74-76页 |
5.2 方法、模型与数据来源 | 第76-78页 |
5.3 中国省域经济的空间效应检验 | 第78-82页 |
5.4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82-86页 |
5.4.1 回归结果分析 | 第82-86页 |
5.4.2 稳健性检验 | 第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六章 区域企业家精神与城乡收入差距 | 第88-96页 |
6.1 引言 | 第88-89页 |
6.2 研究设计 | 第89-90页 |
6.2.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89-90页 |
6.2.2 模型设定 | 第90页 |
6.3 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布 | 第90-92页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92-9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七章 区域企业家精神发展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来自江苏的经验证据 | 第96-116页 |
7.1 引言 | 第96-97页 |
7.2 "苏商"的历史沿革 | 第97-99页 |
7.3 区域企业家精神发展的影响因素:来自江苏的证据 | 第99-103页 |
7.4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发展:来自江苏的经验 | 第103-106页 |
7.5 江苏区域企业家精神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第106-109页 |
7.6 促进江苏企业家精神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09-114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6-120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16-117页 |
8.2 展望 | 第117-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40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