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论文

黎族传统村落形态与住居形式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课题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确定第13-17页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五指山腹地第13-14页
     ·研究对象的界定——黎族传统村落第14-17页
       ·黎族第14-16页
       ·传统村落第16-17页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其发展动态第17-19页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19-22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本文框架第19-22页
第二章 黎族聚居区的历史文化背景第22-40页
   ·自然环境: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存在条件第22-24页
     ·地理·气候第22-23页
     ·地形·地貌第23-24页
   ·历史变迁: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积淀第24-33页
     ·海南岛的建设历程第24-27页
     ·海南岛的移民特点及黎族分布格局的变化历程第27-30页
     ·黎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第30-33页
   ·人文特点: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第33-40页
     ·经济生产方式:"合亩制"和"砍山栏"第33-35页
       ·"合亩制"第34页
       ·"砍山栏"第34-35页
     ·社会政治组织:"合亩"—"村"—"峒"第35-37页
       ·"合亩"第35-36页
       ·"村"第36页
       ·"峒"第36-37页
     ·信仰体系: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第37-38页
     ·其他文化特征第38-40页
第三章 海南黎族传统村落形态的分析第40-70页
   ·黎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第40-47页
     ·朴素之美:黎族传统村落的独特个性第40-42页
     ·星罗棋布:黎族传统村落的分布特点第42页
     ·诗意栖居:黎族传统村落的选址特点第42-43页
     ·和谐共生:黎族传统村落的形态特征第43-46页
     ·聚族而居:黎族传统村落的结构关系第46-47页
   ·黎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特征第47-57页
     ·村落的布局形态第47-49页
       ·平面形态布局第47-48页
       ·垂直空间形态构成第48-49页
     ·村寨空间构成要素第49-56页
       ·边界空间第50-51页
       ·内部空间第51-56页
     ·背景——和谐的群体景观第56-57页
   ·黎族传统聚落的船屋形态特征第57-64页
     ·船形屋的构成要素第58-60页
     ·平面构成第60-61页
     ·形体构成第61-64页
   ·黎族传统船屋的文化特征第64-70页
     ·舟楫传文:船作为原型的影响第64-65页
     ·竹骨木身:竹木材料的运用第65-67页
     ·遵循自然:因地制宜的构造第67页
     ·籖纬卜祀:原始信仰的承载第67-70页
第四章 五指山典型黎族村落形态的分析第70-78页
   ·初保村第70-74页
     ·村落选址第70页
     ·完整的村落空间构成要素第70-74页
       ·边界空间第71-72页
       ·内部空间第72-74页
   ·洪水村第74-78页
     ·洪水村的发展变迁第74-75页
     ·村落布局及建筑的特点第75-78页
       ·聚落环境、结构形态第75-76页
       ·建筑特点第76-78页
第五章 黎苗文化圈下黎、苗族村落空间构成之比较第78-88页
   ·与黎共生同处的苗族村落第78-80页
   ·村落特点之比较第80-84页
     ·村落选址的不同第80-82页
     ·村落组织与形制的不同第82-83页
     ·村落布局的不同第83-84页
       ·内部组织第83页
       ·住居布局形式第83页
       ·村落中住居的方向性第83-84页
       ·住居之间的距离第84页
   ·民居特点之比较第84-88页
     ·建筑形式不同第84-85页
     ·室内空间的组织不同第85-86页
     ·室内设备的不同第86-88页
第六章 黎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第88-96页
   ·黎族传统村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第88-92页
     ·现状第88-90页
       ·民房改造方面第88-89页
       ·文明生态村建设方面第89页
       ·旅游开发方面第89-90页
     ·存在的问题第90-92页
       ·建设方面第90-91页
       ·旅游开发方面第91-92页
   ·黎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第92-96页
     ·弘扬黎族文化,让国际旅游岛独特起来第92-93页
       ·旅游业:需要更有"文化"第92页
       ·"文化"如何建设?第92-93页
     ·将民生工程与保护民族文化相结合,打造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村第93-96页
结语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扬州—奈良两地佛寺景观比较
下一篇: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格局变化与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