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SVC控制器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SVC控制器 | 第12-14页 |
1.2.2 国内SVC控制器 | 第14页 |
1.3 TCR+FC型SVC的补偿原理 | 第14-17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SVC补偿算法及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19-31页 |
2.1 无功功率补偿算法 | 第19-22页 |
2.1.1 平衡化补偿原理 | 第19-20页 |
2.1.2 平衡化补偿算法 | 第20-22页 |
2.2 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矢量变换的补偿算法 | 第22-27页 |
2.2.1 电网电压矢量定向的原理 | 第22-23页 |
2.2.2 电压矢量定向算法的证明 | 第23-25页 |
2.2.3 矢量定向的实现 | 第25-27页 |
2.3 电网电压定向矢量变换补偿算法的仿真分析 | 第27-30页 |
2.3.1 电压对称时的仿真结果 | 第27-28页 |
2.3.2 电压不对称时的仿真结果 | 第28-29页 |
2.3.3 电压不对称且有畸变时的仿真结果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SVC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第31-49页 |
3.1 SVC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31-32页 |
3.2 互感器模块 | 第32-33页 |
3.3 DSP采样模块 | 第33-42页 |
3.3.1 DSP芯片TMS320F2812的特性 | 第33-34页 |
3.3.2 DSP采样模块的结构 | 第34-35页 |
3.3.3 采样前置电路 | 第35页 |
3.3.4 AD采样芯片的硬件电路和使用 | 第35-39页 |
3.3.5 锁存器电路 | 第39-40页 |
3.3.6 双口RAM电路 | 第40-42页 |
3.4 脉冲发生模块 | 第42-47页 |
3.4.1 过零检测电路 | 第43-44页 |
3.4.2 12-bit二进制计数器和比较器 | 第44-45页 |
3.4.3 脉冲整形电路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SVC控制器的软件设计优化及系统仿真 | 第49-71页 |
4.1 DSP的软件设计 | 第49-55页 |
4.1.1 主程序流程设计 | 第49-50页 |
4.1.2 中断程序流程设计 | 第50-52页 |
4.1.3 报警处理流程设计 | 第52页 |
4.1.4 晶闸管触发角计算的查表实现 | 第52-53页 |
4.1.5 数字PID算法的实现 | 第53-55页 |
4.2 DSP的软件性能优化 | 第55-63页 |
4.2.1 利用DSP的RAM空间提高软件运行速度 | 第55-59页 |
4.2.2 利用IQmath库提高浮点数运算速度 | 第59-62页 |
4.2.3 DSP看门狗的使用 | 第62-63页 |
4.3 SVC的系统仿真 | 第63-70页 |
4.3.1 仿真模型的搭建 | 第64-67页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7-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SVC控制器的网络控制 | 第71-85页 |
5.1 电力系统的网络控制 | 第71-74页 |
5.1.1 电力系统网络控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1-72页 |
5.1.2 网络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72-74页 |
5.2 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建模 | 第74-78页 |
5.2.1 网络控制系统中的时延 | 第74-76页 |
5.2.2 网络控制中的数据包丢失与时序错乱 | 第76-77页 |
5.2.3 网络控制中节点的驱动方式 | 第77-78页 |
5.3 SVC控制器的网络控制方法 | 第78-82页 |
5.3.1 SVC控制器的网络控制系统建模 | 第78-80页 |
5.3.2 网络控制器的设计 | 第80-82页 |
5.4 SVC网络控制的仿真分析 | 第82-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5页 |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做工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