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客体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第9-15页
    1.1 关于论文题目的说明第9-10页
    1.2 研究的必要性第10-13页
        1.2.1 互联网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第10-11页
        1.2.2 信息网络技术对隐私权理论的冲击第11-12页
        1.2.3 个人信息权对隐私权的“侵蚀”第12-13页
    1.3 研究的法律意义第13-15页
第二章 国内外隐私权客体考察第15-25页
    2.1 美国第15-18页
        2.1.1 美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概述第15-17页
        2.1.2 美国隐私权客体总结第17-18页
    2.2 欧盟第18-20页
        2.2.1 欧盟对隐私权和个人数据的法律保护概述第18-19页
        2.2.2 欧盟隐私权客体总结第19-20页
    2.3 中国第20-22页
        2.3.1 中国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概述第20-22页
        2.3.2 中国隐私权客体总结第22页
    2.4 对各国和地区情况的评价第22-25页
第三章 隐私的核心及其判断标准第25-33页
    3.1 隐私权客体的难以界定第25-26页
    3.2 隐私的核心第26-29页
        3.2.1 隐“私”第26-27页
        3.2.2 私领域第27-29页
    3.3 隐私之价值第29-30页
        3.3.1 维护人之尊严与自由第29-30页
        3.3.2 释放个人情感和心理压力第30页
        3.3.3 保障个人生活之安宁第30页
    3.4 隐私的判断标准第30-33页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客体第33-49页
    4.1 数字化带来的挑战第33-36页
        4.1.1 传统隐私三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第33页
        4.1.2 数字化带来的问题及其实质第33-35页
        4.1.3 从QQ空间看网络环境下隐私保护的复杂性第35-36页
    4.2 网络环境下隐私权客体研究之一——隐私与个人信息第36-38页
    4.3 网络环境下隐私权客体研究之二——网络空间的公私属性第38-41页
        4.3.1 网络空间第38-39页
        4.3.2 网络空间的公私属性第39-41页
        4.3.3 私人网络空间和私人网络行为第41页
    4.4 网络环境下隐私权客体研究之三——网络中的相关隐私与隐私的相对性第41-45页
        4.4.1 相关隐私第41-43页
        4.4.2 隐私的相对性第43页
        4.4.3 网络环境中的相关隐私与隐私的相对性第43-45页
    4.5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客体类型第45-49页
        4.5.1 网络环境中的隐私权客体类型第45-46页
        4.5.2 对QQ空间中隐私问题的分析第46-49页
第五章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致谢第57-59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信基站监控系统视频降噪算法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加速度计多参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