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邮电经济论文--电信论文--电信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论文

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用户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和目标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目标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1 理论价值第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页
    1.3 研究内容和流程第10-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2 研究流程第11-12页
    1.4 论文结构第12页
    1.5 可能的创新点第12-14页
        1.5.1 题材创新第12页
        1.5.2 理论创新第12-14页
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第14-26页
    2.1 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用户采纳的概念及其应用第14-19页
        2.1.1 电子商务基本理论第14-15页
        2.1.2 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内涵及分类第15-16页
        2.1.3 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第16-18页
        2.1.4 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主要特点第18-19页
    2.2 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用户采纳行为研究理论基础第19-23页
        2.2.1 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第19-20页
        2.2.2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第20-21页
        2.2.3 技术采纳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第21-22页
        2.2.4 网络外部性理论(Network Externality, NE)第22-23页
    2.3 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用户采纳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第23-25页
        2.3.1 国内研究现状第23-24页
        2.3.2 国外研究现状第24-25页
    2.4 借鉴与评述第25-26页
第三章 模型的建立和假设的提出第26-32页
    3.1 研究模型框架构建第26页
    3.2 研究模型变量定义第26-27页
    3.3 研究模型分析解释和研究假设第27-31页
        3.3.1 网络外部性的假设(Network Externality,NE)第27-28页
        3.3.2 感知易用性的假设(Perceived Ease of Use,PEU)第28页
        3.3.3 感知有用性的假设(Perceived Usefulness,PU)第28-29页
        3.3.4 感知信任的假设(Perceived Credibility,PC)第29-30页
        3.3.5 感知成本的假设(Perceived Cost,PC)第30页
        3.3.6 使用态度的假设(Attitude Toward Use,AT)第30-31页
    3.4 研究模型总结第31-32页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第32-46页
    4.1 问卷设计第32-34页
    4.2 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第34-37页
        4.2.1 调研样本概述第34页
        4.2.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4-37页
    4.3 调查结果的综合统计分析第37-44页
        4.3.1 效度分析第37页
        4.3.2 因子分析第37-39页
        4.3.3 信度分析第39-41页
        4.3.4 相关分析第41-44页
    4.4 实证分析结论第44-46页
第五章 对电信运营商发展电子商务的建议第46-49页
    5.1 提升用户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第46-47页
        5.1.1 提升用户感知易用性第46页
        5.1.2 提升用户感知有用性第46-47页
    5.2 制定合理产品与服务资费政策第47页
    5.3 提升用户对电子商务使用的感知信任第47-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2页
    6.1 研究结论第49-50页
        6.1.1 构建并实证了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用户采纳模型第49-50页
        6.1.2 揭示了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用户消费行为的特殊性第50页
    6.2 研究展望第50-52页
附录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定位研究
下一篇:某网络公司软件测试人员绩效考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