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8页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8页 |
第一章 《中国青年》(1923—1927)对国家主义批判的历史背景探析 | 第18-24页 |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社会危机 | 第18-20页 |
一、军绅士政权和军阀混战 | 第18-19页 |
二、社会危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思想界的主义之争 | 第20-24页 |
一、无政府主义 | 第20-21页 |
二、工读主义 | 第21-22页 |
三、基尔特社会主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中国青年》(1923—1927)对国家主义进行批判的原因探析 | 第24-34页 |
第一节 第一次创刊时期的《中国青年》 | 第24-26页 |
一、《中国青年》的创办 | 第24-25页 |
二、《中国青年》的宣传内容 | 第25-26页 |
三、《中国青年》的宣传效果 | 第26页 |
第二节 国家主义 | 第26-30页 |
一、国家主义派的由来 | 第27-28页 |
二、什么是国家主义 | 第28-30页 |
第三节 《中国青年》(1923—1927)对国家主义进行批判的原因 | 第30-34页 |
一、政治理念的不同 | 第30-32页 |
二、实践上的矛盾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中国青年》(1923—1927)对国家主义进行批判的内容探析 | 第34-44页 |
第一节 《中国青年》对国家主义批判的文章 | 第34-38页 |
一、《中国青年》批判国家主义的作者情况 | 第37页 |
二、不同年份《中国青年》对国家主义批判的数量解析 | 第37-38页 |
第二节 《中国青年》对国家主义批判的要点 | 第38-44页 |
一、《中国青年》对国家主义者提出国家主义所基于的理论根据提出批判 | 第38-40页 |
二、《中国青年》对国家主义的反俄反共反阶级斗争提出批判 | 第40-42页 |
三、《中国青年》批判国家主义的不行动和不革命 | 第42页 |
四、《中国青年》批判国家主义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 | 第42-43页 |
五、《中国青年》批判国家主义的教育观 | 第43-44页 |
前景展望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