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哲学批判中的艾思奇(1933-1947)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目录第4-5页
绪论第5-11页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第5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5-9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第9页
    四、研究思路第9页
    五、研究内容第9-11页
第一章 艾思奇与左翼文化运动中的社联第11-15页
    第一节 艾思奇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确立第11-12页
    第二节 艾思奇向理论战士的转变第12-15页
第二章 上海时期艾思奇对各种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批判第15-21页
    第一节 对罗广庭“生物之自然发生说”的批判第15-17页
    第二节 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批判第17-21页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对叶青哲学思想的批判第21-31页
    第一节 上海时期艾思奇对叶青哲学思想的批判第21-25页
    第二节 延安时期艾思奇对叶青哲学思想的批判第25-31页
第四章 艾思奇对国民党官方哲学的批判第31-39页
    第一节 对蒋介石力行哲学的批判第31-33页
    第二节 对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批判第33-39页
第五章 艾思奇的哲学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中的历史地位第39-43页
    第一节 艾思奇的哲学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第39-40页
    第二节 艾思奇的哲学批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作用第40-43页
第六章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49-51页
致谢第51-53页
个人简历第53-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青年》(1923-1927)对国家主义的批判
下一篇:孟子的幸福观及其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