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橙色红曲菌桔霉素合成相关基因-orf3和ctnE缺失菌株的构建及其相关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缩略语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综述第8-21页
    1.1 前言第8页
    1.2 桔霉素第8-14页
        1.2.1 桔霉素第8-9页
        1.2.2 桔霉素生物合成研究第9-11页
        1.2.3 桔霉素合成相关基因第11-12页
        1.2.4 桔霉素的检测第12-13页
        1.2.5 桔霉素含量的控制第13-14页
    1.3 基因敲除技术第14-19页
        1.3.1 基因敲除的概念第14-15页
        1.3.2 基因敲除的常用技术第15-16页
        1.3.3 丝状真菌基因敲除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第16-18页
        1.3.4 基因敲除在丝状真菌研究中的应用第18-19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第2章 orf3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功能分析第21-48页
    2.1 实验材料第21-23页
        2.1.1 菌株和质粒第21页
        2.1.2 酶和试剂第21页
        2.1.3 缓冲溶液第21-22页
        2.1.4 培养基第22-23页
        2.1.5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32页
        2.2.1 orf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3-24页
        2.2.2 打靶载体第24页
        2.2.3 引物序列第24-25页
        2.2.4 红曲菌的培养第25页
        2.2.5 红曲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第25-26页
        2.2.6 红曲菌转化子的培养第26页
        2.2.7 红曲菌基因组DNA的小量提取(玻璃珠法)第26页
        2.2.8 红曲菌基因组DNA的大量提取(简便法)第26-27页
        2.2.9 目的缺失菌株的验证第27-31页
        2.2.10 orf3基因缺失菌株桔霉素和色素分析第31-32页
    2.3 实验结果第32-42页
        2.3.1 orf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第32-33页
        2.3.2 打靶载体pORF3-HPH的转化第33页
        2.3.3 目的缺失菌株的验证第33-36页
        2.3.4 orf3基因缺失株桔霉素和色素分析第36-42页
    2.4 讨论第42-47页
        2.4.1 打靶载体的选择第42页
        2.4.2 原生质体的制备第42-44页
        2.4.3 原生质体的转化与再生第44页
        2.4.4 转化子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4-45页
        2.4.5 orf3基因功能分析第45-47页
    2.5 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ctnE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功能分析第48-63页
    3.1 红曲菌与质粒第48页
    3.2 实验方法第48-52页
        3.2.1 ctnE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8页
        3.2.2 打靶载体第48-49页
        3.2.3 引物序列第49页
        3.2.4 红曲菌的培养第49页
        3.2.5 红曲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第49页
        3.2.6 红曲菌转化子的培养第49页
        3.2.7 红曲菌基因组DNA的小量提取第49页
        3.2.8 红曲菌基因组DNA的大量提取第49页
        3.2.9 目的缺失菌株的验证第49-52页
        3.2.10 ctnE基因缺失株棺霉素和色素分析第52页
    3.3 实验结果第52-60页
        3.3.1 ctnE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第52-53页
        3.3.2 打靶载体pCTNE-HPH的转化第53页
        3.3.3 目的缺失菌株的验证第53-56页
        3.3.4 ctnE基因缺失株桔霉素和色素分析第56-60页
    3.4 讨论第60-62页
        3.4.1 打靶载体的选择第60-61页
        3.4.2 ctnE基因功能分析第61-62页
    3.5 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4页
    4.1 主要研究结论第63页
    4.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个人简介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降解法研究乌骨鸡黑色素结构中脂类及氨基酸成分
下一篇:藜蒿黄酮、多糖提取及其抗氧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