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黄绿叶基因YGL8和YGL9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9-13页
ABSTRACT第13-17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8-36页
    1.1 叶色突变的分子机制第18-21页
        1.1.1 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突变第18页
        1.1.2 叶绿素生物降解途径相关基因突变第18-20页
        1.1.3 质核信号传导途径受阻第20-21页
        1.1.4 叶绿体的形成和发育受阻第21页
    1.2 叶绿体的结构特征第21-23页
        1.2.1 叶绿体及其结构特征第21-22页
        1.2.2 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第22页
        1.2.3 叶绿体基因及其转录第22-23页
    1.3 叶绿体蛋白及其运输第23-36页
        1.3.1 叶绿体蛋白从细胞质到外被膜表层的定位第24-25页
        1.3.2 叶绿体外被膜蛋白的运输及Toc通道第25-26页
            1.3.2.1 叶绿体外被膜蛋白的运输第25-26页
            1.3.2.2 Toc通道第26页
        1.3.3 叶绿体膜间隙蛋白的运输及膜间隙通道第26-27页
            1.3.3.1 叶绿体膜间隙蛋白的运输第26-27页
            1.3.3.2 叶绿体膜间隙通道第27页
        1.3.4 叶绿体内被膜蛋白的运输及Tic通道第27-28页
            1.3.4.1 叶绿体内被膜蛋白的运输第27页
            1.3.4.2 Tic通道第27-28页
        1.3.5 Toc/Tic通道第28-29页
        1.3.6 叶绿体前体蛋白在叶绿体基质中的加工和运输第29-30页
        1.3.7 叶绿体类囊体膜和类囊体腔蛋白的运输第30-36页
            1.3.7.1 cp Sec途径第31-32页
            1.3.7.2 cp Tat途径第32页
            1.3.7.3 cp SRP途径第32-34页
            1.3.7.4 自发插入途径第34-36页
第2章 水稻黄绿叶基因YGL9的克隆与功能分析第36-86页
    2.1 引言第36页
    2.2 材料第36-38页
        2.2.1 植物材料第36页
        2.2.2 主要菌株和质粒第36-37页
        2.2.3 主要试剂、试剂盒和仪器第37页
        2.2.4 主要培养基配方第37-38页
    2.3 方法与步骤第38-55页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8-39页
        2.3.2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39-40页
        2.3.3 质粒提取第40-41页
        2.3.4 YGL9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41页
        2.3.5 载体设计与构建第41-43页
            2.3.5.1 YGL9互补载体的构建第41-42页
            2.3.5.2 YGL9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2页
            2.3.5.3 YGL9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第42-43页
        2.3.6 亚细胞定位第43-44页
            2.3.6.1 水稻原生质体的制备第43页
            2.3.6.2 质粒DNA转化原生质体第43-44页
        2.3.7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第44页
        2.3.8 基因表达分析第44-47页
            2.3.8.1 RNA的提取第44-45页
            2.3.8.2 c DNA第一链的合成第45-46页
            2.3.8.3 q RT-PCR表达分析第46-47页
        2.3.9 YGL9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7-48页
            2.3.9.1 YGL9蛋白结构分析第47页
            2.3.9.2 YGL9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第47-48页
        2.3.10 预测互作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8-50页
            2.3.10.1 互作蛋白的预测与分析第48页
            3.3.10.2 预测互作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第48-49页
            2.3.10.3 预测互作蛋白的结构分析第49页
            2.3.10.4 预测互作蛋白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第49-50页
            2.3.10.5 预测互作蛋白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第50页
            2.3.10.6 ygl9突变体中预测互作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分析第50页
        2.3.11 酵母双杂交实验第50-55页
            2.3.11.1 诱饵载体与猎物载体的构建第50-52页
            2.3.11.2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52页
            2.3.11.3 目标质粒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第52-53页
            2.3.11.4 诱饵蛋白毒性及其自身转录激活活性检测第53-54页
            2.3.11.5 酵母融合及互作蛋白的检测第54页
            2.3.11.6 质粒共转鉴定蛋白的互作第54-55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55-79页
        2.4.1 YGL9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55-57页
        2.4.2 YGL9基因功能互补验证第57-59页
        2.4.3 YGL9基因器官特异表达分析第59页
        2.4.4 光合色素代谢以及叶绿体发育和光合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59-62页
        2.4.5 YGL9基因超表达分析第62-63页
        2.4.6 YGL9蛋白结构分析第63-64页
        2.4.7 YGL9系统进化分析第64-65页
        2.4.8 YGL9互作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第65-73页
            2.4.8.1 YGL9互作蛋白的预测第65-66页
            2.4.8.2 预测的水稻cp SRP54和cp Fts Y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第66-67页
            2.4.8.3 预测的水稻cp SRP54和cp Fts Y的结构分析第67-69页
            2.4.8.4 预测的水稻cp SRP54和cp Fts Y的亚细胞定位第69-71页
            2.4.8.5 预测的水稻cp SRP54和cp Ftsy的系统进化分析第71-72页
            2.4.8.6 ygl9突变体中预测的水稻cp SRP54和cp Ftsy的表达分析第72-73页
        2.4.9 预测的cp SRP54与YGL9以及cp Ftsy的酵母双杂交分析第73-79页
            2.4.9.1 诱饵蛋白自身转录激活活性及毒性检测第73-75页
            2.4.9.2 YGL9与LHCP的L18结构域互作第75-76页
            2.4.9.3 YGL9的Ank1-4 结构域与LHCP的L18结构域互作第76-77页
            2.4.9.4 预测的cp SRP54与YGL9和可能的cp Ftsy均不互作第77-78页
            2.4.9.5 YGL9与LOC_Os11g05552的M-domain互作第78-79页
            2.4.9.6 YGL9的CD2结构域与LOC_Os11g05552的M-domain互作第79页
    2.5 讨论第79-84页
        2.5.1 YGL9影响水稻光合色素代谢以及叶绿体发育和光合相关基因的表达第79-80页
        2.5.2 水稻cp SRP54的鉴定和cp Fts Y的初步鉴定第80-82页
        2.5.3 cp SRP途径所涉及的蛋白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第82-83页
        2.5.4 叶绿体基质中可能存在其他的LHCP运输途径第83-84页
    2.6 结论第84-86页
第3章 水稻黄绿叶基因YGL8的克隆与功能分析第86-100页
    3.1 引言第86页
    3.2 材料第86页
        3.2.1 植物材料第86页
    3.3 方法与步骤第86-88页
        3.3.1 载体设计与构建第87-88页
            3.3.1.1 YGL8互补载体的构建第87页
            3.3.1.2 YGL8干涉载体的构建第87页
            3.3.1.3 YGL8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第87-88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88-95页
        3.4.1 YGL8候选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第88-90页
        3.4.2 YGL8基因功能互补验证第90-91页
        3.4.3 YGL8基因的RNA干涉分析第91页
        3.4.5 YGL8基因器官特异表达分析第91-92页
        3.4.6 光合色素代谢以及叶绿体发育和光合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92-93页
        3.4.7 YGL8蛋白结构及其系统进化分析第93-95页
    3.5 讨论第95-97页
        3.5.1 UMP激酶对生物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起重要作用第95-97页
        3.5.2 YGL8影响水稻光合色素代谢以及叶绿体发育和光合相关基因的表达第97页
    3.6 结论第97-100页
附件第100-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山地不同微地形烟地环境特征及其对烤烟农艺、生理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下一篇:甘蓝型油菜茎秆木质素与抗性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