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项目中的“稻草人”现象产生机制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7-1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7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7-8页
        1.2.1 理论意义第7-8页
        1.2.2 现实意义第8页
    1.3 核心概念第8-10页
        1.3.1“稻草人”现象第8-9页
        1.3.2 委托代理第9页
        1.3.3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第9-10页
        1.3.4 剩余控制权第10页
        1.3.5 目标置换第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4.1 文献分析法第10页
        1.4.2 访谈法第10页
        1.4.3 个案研究法第10-11页
    1.5 资料来源第11页
    1.6 论文结构第11-13页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第13-21页
    2.1 理论基础第13-15页
        2.1.1 委托代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第13页
        2.1.2 委托代理理论的假设前提第13-14页
        2.1.3 委托代理问题研究模型第14-15页
        2.1.4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应用领域第15页
    2.2 文献综述第15-21页
        2.2.1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项目的研究第15-17页
        2.2.2 委托代理问题在社会工作相关领域的研究第17-19页
        2.2.3 文献评述第19-21页
3 研究设计第21-23页
    3.1 研究思路第21页
    3.2 分析框架第21-23页
4 X社区“稻草人”社工项目的实证分析第23-41页
    4.1 X社区社会工作项目背景介绍第23-26页
        4.1.1 X社区概况第23页
        4.1.2 X社区发展历史第23页
        4.1.3 X社区面临的问题第23-25页
        4.1.4 X社区社会工作项目的入场第25-26页
    4.2 X社区社工项目“稻草人”现象的产生过程第26-35页
        4.2.1 项目的功能赋予第26-27页
        4.2.2 项目的功能失灵第27-33页
        4.2.3 项目的景观化第33-34页
        4.2.4 小结与讨论第34-35页
    4.3 X社区社工项目“稻草人”现象的产生机制分析第35-41页
        4.3.1 功能失灵的产生机制第35-38页
        4.3.2 景观化的产生机制第38-41页
5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41-45页
    5.1 结论第41页
    5.2 对策建议第41-45页
        5.2.1 走出逆向选择困境的对策建议第41-42页
        5.2.2 克服政府行政操纵的对策建议第42页
        5.2.3 避免上下级政府的目标置换的对策建议第42-43页
        5.2.4 规避服务传递的道德风险的对策建议第43-45页
6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5-46页
    6.1 研究不足第45页
    6.2 未来研究的展望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市场基本功能实证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度量及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