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新三板挂牌企业实施定向增发融资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3-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研究框架第13-14页
2 相关理论与概念第14-22页
    2.1 相关理论第14-16页
        2.1.1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第14页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4页
        2.1.3 MM理论第14-15页
        2.1.4 权衡理论第15页
        2.1.5 优序融资假说第15页
        2.1.6 融资理论的新发展第15-16页
    2.2 新三板历史沿革第16-17页
        2.2.1 新三板与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第16页
        2.2.2 新三板发展历程第16-17页
    2.3 融资及融资方式第17-20页
        2.3.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第17-18页
        2.3.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第18页
        2.3.3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第18-19页
        2.3.4 融资方式第19-20页
    2.4 定向增发第20-22页
3 新三板市场融资概况分析第22-30页
    3.1 新三板市场规模第22-25页
        3.1.1 新三板企业挂牌数量第22页
        3.1.2 新三板企业挂牌行业分布第22-24页
        3.1.3 新三板企业挂牌地区分布第24-25页
        3.1.4 新三板挂牌企业成交量分析第25页
    3.2 新三板挂牌企业资本结构分析第25-27页
        3.2.1 资产负债率分析第25-26页
        3.2.2 负债水平分析第26-27页
    3.3 新三板市场定向增发情况分析第27-28页
    3.4 新三板挂牌企业定向增发融资面临的问题第28-30页
4 新三板挂牌企业定向增发融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0-38页
    4.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第30页
    4.2 研究假设与变量设计第30-34页
        4.2.1 研究假设第30-31页
        4.2.2 变量设计第31-34页
    4.3 样本的统计性描述和相关性分析第34-36页
        4.3.1 模型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34-35页
        4.3.2 模型中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第35-36页
    4.4 实证分析结果第36-38页
5 案例分析——A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影响因素分析第38-51页
    5.1 公司背景第39-43页
        5.1.1 历史沿革第39页
        5.1.2 主营业务构成第39-41页
        5.1.3 商业模式第41-42页
        5.1.4 公司竞争优势第42-43页
    5.2 行业发展现状第43-45页
        5.2.1 国家政策支持第43-44页
        5.2.2 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第44-45页
        5.2.3 行业驱动力第45页
    5.3 公司财务分析第45-48页
        5.3.1 盈利能力分析第45-46页
        5.3.2 偿债能力分析第46-47页
        5.3.3 营运能力分析第47页
        5.3.4 现金流量分析第47-48页
    5.4 公司现阶段融资需求第48-49页
        5.4.1 基于产业链并购的资金需求第48页
        5.4.2 与公司业务相关的资金周转融资需求第48-49页
        5.4.3 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市场拓展需要第49页
    5.5 A公司定向增发的影响因素第49-51页
6 结论第51-54页
    6.1 研究结论第51-52页
    6.2 建议与展望第52-54页
        6.2.1 提升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第52页
        6.2.2 优化新三板市场投融资结构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楼梦》中人物描述模糊语的翻译美学研究
下一篇:概念隐喻视角下《红楼梦》霍泽本的隐喻翻译研究